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平信丢失只怪王顺友太少吗dw40tynl [复制链接]

1#

平信丢失只怪王顺友太少吗


据央视4月10日报道,记者做了一个调查,投递100封平信到有熟人的全国33个省区的市县及8个国外城市,并通过与收信人联系,察看信件最终寄达情况。调查的结果是,其中的33封信没了下落。据中国邮*总公司客服称,平信的丢失没有办法查询,并且无法赔偿。


  根据我国《邮*法》规定,邮*企业对平常邮件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据说,世界各国目前采取的办法也都是对平常信件没有赔偿,至多,不过是把问题往职业道德上面一推,就算了事。那么,丢了就丢了,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其实,目前的中国邮*就有个典范,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的邮递员王顺友,工作20年间从未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百分之百。他平均每年有330天在路上,迄今共行走26万公里,其事迹不仅让中国人感动,也引起了万国邮联的关注。如果邮递员都像王顺友一样,平信丢失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问题是,这个“如果”并不成立。首先,王顺友的百分之百建立在个体的强烈道德感、责任感基础之上。尽管可以鼓励大家来学习他,但却无法保证都能如他一般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这既是道德的局限,也是道德之所以高贵的原因。因而不能将平信不“平安”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王顺友身上。


  其次,《邮*法》的规定并非铁律,可以根据民众需要、现实情况适时调整。面对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平信免责规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做得更好,让民众的信件更安全快捷地送达?邮*部门所谓的普遍公共服务,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吗?


  再次,法律无规定,并不意味着不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实行激励惩罚等具体措施,来改善平信频丢的现状。在这方面,邮*部门完全可以积极作为。


  如今,在信息化大道上奔跑的国人,可能大都已经习惯了邮件而淡忘了平信。然而不同地区、民族、群体间的发展程度未尽一致,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依赖普通信件传递信息、沟通感情。一项关于“平信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的调查显示,有61.2%的人认为有满足特殊地区和人群的需要,很多人现在还不能发邮件,收到信件会感到非常幸福。


  显然,这样的权益不容漠视,保障公众的信息权益是邮*部门基本的公共责任。胡印斌原题:三成平信丢失:能叹王顺友太少吗


                                                     相关阅读/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