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始终是人们餐桌上的主旋律。据粗略统计,全球人口所消耗的卡路里中,有大约30%来自肉制品,包括牛肉、鸡肉和猪肉等。但随着对肉的食品需求在快速增长,肉类行业已经发展成一项复杂的全球业务,涉及农场、饲养场和肉类中间商等多个环节。
截至年年初,全球最大的6家肉类公司的总市值达到了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家——荷美尔(Hormel),估值已达到亿美元。
整个肉类行业如今正在进行大规模整合。虽然有很多高调的收购行为,但是工业肉产业在商业、道德和环保等方面需要应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而利用技术在实验室生产人造肉或素食肉则应运而生。
未来或许随着“人造肉(又称清洁肉类,cleanmeat)”实验室取代农场、饲养场和屠宰场,肉产品的价值链将极大简化。曾经的栏内养殖、屠宰等环节将变为活体纤维采样与细胞培养肉这两个步骤。
这篇报告则基于CBInsights的数据,深入探究了“无肉食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涉及创业公司、主要投资者,以及未来的趋势和挑战等内容。
环境友好但成本较高
目前,创业公司正通过发展高科技蛋白质产品试图颠覆整个肉类生产价值链,甚至已对泰森等知名老牌肉类公司的地位产生了威胁。肉类替代品的创业公司不仅生产预加工肉和冷冻肉,还生产素肉零食,例如“BeyondtheShoreline”的海带制肉干等。
虽然在实验室制作人造肉的生产过程中,水量使用、土地占用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三者相比传统饲养等环节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但是,无肉制品每磅的成本依然要比传统肉制品高了许多。下图是具体的数据对比:
图
详细的对比数据(来源:CBInsights)
即便从生产成本角度来看,“无肉食品”还略显昂贵;但其优势仍然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从而推动了市场上“无肉食品”创业公司的诞生。
目前,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蛋白肉”(俗称素肉),即利用植物来制作仿真肉;另一种则是“清洁肉”(俗称试管肉),它通过细胞的自我繁殖培育出真正的肉。
植物蛋白肉的市场现状
应用植物蛋白肉最为普遍的,是最近愈发流行的素食汉堡。为了给素食者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利用“肉的味道”来吸引食肉者来感受“环保型蛋白”,生产素食汉堡的创业公司正在大力研发素食食品和肉类食品。
“直至今日,人们仍在利用原始技术来生产肉——用植物来饲养动物,再将动物制成肉食。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肉的价值跟它是否来自动物本身没有丝毫关系。所以,我们认为一定有更好的生产肉的方法。”ImpossibleFoods公司CEO帕特·布朗(PatBrown)说到。
ImpossibleFoods是美国“人造肉”制造商的领头羊之一,其主打产品的人造肉主要成份是大豆血红蛋白,同时利用动物蛋白中一种类似血红素的物质为其素食产品增添了“肉味”。同时,质感也和一般牛肉相近,并能释放类似血色的色泽。
汉堡王推出的首款无肉版汉堡“ImpossibleWhopper(不可思议皇堡)”采用的就是ImpossibleFoods公司制造的素食肉,该公司声称“这个汉堡与真正的肉几乎没有区别”。
图
汉堡王的不可思议皇堡(来源:ImpossibleFoods)
从市场策略角度看,ImpossibleFoods公司并没有直接向消费者推广其无肉制品,而是瞄准了B端市场——餐饮店。在年,“Impossible”牌人造肉馅饼在美国境内仅有40家餐馆有售。只用了一年时间,销售该公司人造肉食品的餐馆数量就已经增长到了家以上。在年初,ImpossibleFoods达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餐饮项目合作——就是上面提及的与汉堡王一起推出了“Impossible”皇堡。
除了主打的人造牛肉产品之外,ImpossibleFoods还在研发其他人造肉产品,包括与美国各大连锁披萨店合作推出的无肉香肠,以及计划在中国推出的植物制猪肉产品等。就在年11月上海举行的中国进出口博览会上,该公司带来了“Impossible”牌狮子头和烧麦,借此机会向中国的餐厅展示并商讨业务。
图
BeyondMeat的仿真肉产品(来源:BeyondMeat)
BeyondMeat则是该领域的另一家龙头企业,其主要生产素食汉堡和仿真肉产品,例如植物制鸡肉和香肠。BeyondMeat曾在公开股权融资中一共获得了1.64亿美元,并于年5月在美股上市,成为“人造肉”第一股。
经过首次公开募股之后,BeyondMeat的股价飙升,其市值在几个月内增长了8倍以上;但之后又跌到了50亿美元以下。
BeyondMeat的销售主要通过食品杂货店直接面向消费者,目前主要与Dunkin’Donuts零售商合作。它在年推出了植物制香肠三明治的早餐产品。除了美国市场,BeyondMeat已经表示计划在年底之前,将其素食肉制品推向中国市场。
BeyondMeat执行董事长SethGoldman对路透社曾表示,他们将在中国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豌豆蛋白素肉,这样中国的消费者可以食用这款豌豆蛋白素肉包子或者饺子。
目前,中国的仿真肉产业仍处起步阶段。但根据天猫对“黑五”促销当天的销售统计来看,GreenCommons旗下的人造肉商品“Omnipork新猪肉”在开售两天内卖出件;而另一款人造肉鸡块,在上线首日袋库存全被抢空。消费者群体画像显示,80后和90后买家的占比接近80%。
“清洁肉”的市场情况
对于另一种“清洁肉”来说,虽然起步要比植物蛋白肉的推出晚了一些,但获得市场青睐的程度也并不差。
位于旧金山的MemphisMeats公司利用可自我繁殖的细胞培育出了肉,这样一来,无需繁殖、饲养和屠杀大量动物,就可以得到动物的肉。该公司在年首次推出了一款合成肉丸,之后又在年成功推出了世界首例由细胞培育的鸡肉和鸭肉。
MemphisMeats旨在降低实验室培育肉类的成本,以便与商业肉类竞争。虽然初始的培育成本是18,美元,但在年1月MemphisMeats已将成本降到了每磅2,美元。该公司声称“培育这种人造肉所需的土地和用水成本仅为肉类生产商的1%”。
此外,MemphisMeats在年3月曾宣布计划在年之前将清洁鸡肉和鸭肉推向市场。同样在年,该公司的A轮融资募集了万美元,由DFJ领投;还有包括比尔·盖茨(BillGates)和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等投资者参投。
图
制备过程(来源:MosaMeat)
MemphisMeats并非第一家研发实验室培育肉产品的公司。荷兰研究员马克·波斯特(MarkPost)博士在年就研制出了世界首例实验室培育汉堡,这项研究最初由谷歌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资助的,通过这项研究孕育出了MosaMeat,一家同样想将试管肉推向市场的公司。
素食肉制品和实验室培育的“清洁肉”已经吸引了很多著名的投资方,包括一些顶级风投公司(KhoslaVentures、KleinerPerkinsCaufieldByers)、肉类公司(TysonFoods、Cargill)等。
下图具体显示了BeyondMeat、ImpossibleFoods和MemphisMeats这三家肉类替代品公司的投资方。由图可以看出,比尔·盖茨对这三家公司都进行了投资;众多大型机构也纷纷入场,表示出对肉类替代品行业潜力的看好。
图
肉类替代品公司投资方-(来源:CBInsights)
还有肉食产业相关领域的公司卷入到这场无肉革命中来,不过未来关于实验室培育肉类的监管依然需要探索,其监管所属权也尚未明晰。
美国农业部(USDA)主要负责肉类生产的监管并倡导农业发展,但由于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引起了潜在的利益冲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农业部目前都有权对这种肉类替代品进行监管。
在众多创业公司对“清洁肉”进行商业规划的同时,也有人正在为清洁肉类做“开源项目”推广。
东京Integriculture公司、非营利性项目Shojinmeat的创始人由纪(YukiHanyu)正另辟蹊径,尝试通过“开源技术”让后世子孙适应无肉的未来。由纪为日本高中生提供了专门设计的加热箱,让他们能够在家中培育动物细胞,以获得类似肉的产品。
虽然这个概念看似遥不可及,但是Shojinmeat项目致力于创建一种“自下而上”的推广方法,让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如何培育人造肉,最终将其融入饮食之中。
图
Integricultur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