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贫血,尤其是轻度贫血,很多人并不在意,认为补补就好了。实际上,贫血只是一个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其他疾病,尤其是贫血高发的老年人群体更要引起重视。
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宋春鸽: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气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目前国内对老年贫血的定义为:男性血红蛋白低于g/L,女性血红蛋白低于g/L。
老年人最常见的贫血是慢性病贫血,这是一组由慢性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慢性感染等)、炎症、肿瘤和创伤等导致机体铁代谢紊乱所致的贫血,临床表现为进展缓慢的轻度、中度贫血。一般情况下,这类患者体内的铁含量并不低,但难以往细胞内转运,导致血清铁蛋白偏低,参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减少。对于这类患者,应仔细查找慢性感染、炎症、肿瘤证据,排除原发疾病引起的失血及肿瘤浸润骨髓引起的贫血。
老年缺铁性贫血也应该引起重视。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常与消化道疾病有关,消化道溃疡、结肠癌、炎症性肠病和血管畸形等多种疾病可导致消化道慢性失血及吸收障碍,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另外,营养不良也是老年缺铁性贫血的一个常见病因,因铁摄入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