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液里的红细胞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它就像运河中的船在不停地往返流动着:从肺部把氧气运送到全身供各组织使用,再从全身各组织中把二氧化碳运到肺部排出体外。

妊娠21-28天胚胎出现造血活动,最初发生在卵黄囊的血岛上;妊娠40天后,肝脏进入活跃的造血阶段;妊娠3个月,脾是主要造血器官;妊娠4个月以后,骨髓逐渐成为主要造血器官。出生后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场所,18岁以后,只有在扁状骨、长骨二端的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人体内的红细胞是从骨髓中的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经分化、增殖、分裂而来。

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因子是叶酸和维生素B12。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由细胞膜及胞浆组成,自身无修复能力。胞浆中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色素)。正常成人红细胞的数量:男性每立方毫米万~万个,女性每立方毫米万~万个。人体内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天,即每天有1/的红细胞被破坏和生成,但总是保持一定的数量。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可因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高原居民因缺氧,红细胞数量会代偿性地增多;体力劳动和经常运动的人红细胞也会代偿性地增多。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色素,占红细胞干重的96%。正常成人男性每升~克,女性每升~克。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与血色素量是呈一定比例的,即万个红细胞约相当于3克血色素。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每克血色素可携带氧气1.34ml。其血色素还参与血液酸碱缓冲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红细胞不仅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还参与免疫调控,某些免疫功能是其它免疫细胞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在临床上测定红细胞数和血色素量对诊断贫血的性质有着重要意义。如果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形态、胞质的着色及结构发生变化,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人体红细胞总量减少、红细胞大小或功能异常,就会出现缺氧等临床病症。如: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等;如果重要脏器长期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会出现生理功能障碍,如心脏扩大,肝、肾功能衰竭等。

临床上常见的红细胞类疾病,主要是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先天性和后天性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所说的“血虚”与平常所说的“贫血”,是中医和西医体系的两个概念,贫血的所有临床表现都会在“血虚”中出现,而“血虚”的病人不一定是贫血。因为中医里“血虚”外延非常广,除了现代医学所指的血液系统疾病外,还包括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等。

本文来源:拂晓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