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和 [复制链接]

1#

空腹须糖:体现胰岛β细胞的残存功能控制夜间及凌晨血糖升高的能力,应控制在7以下。餐后血糖指从开始吃饭2小时的血糖,至少应控制在10mmol/l以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容易受饮食、运动、服药情况、情绪等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为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结合产物,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可反映采血前8-12周血糖的平均水平,以弥补即刻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的不足,每3-6月监测一次。糖尿病人应控制在6.5%以下。

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即餐后血糖的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和死亡成正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最重要指标,与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死亡相对风险增加20%,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50%,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心肌梗塞风险下降1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