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88004.htm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病情也越重。血糖是通过弥散方式进入细胞内的,无需胰岛素参与。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很缓慢,而且是不可逆的,在红细胞死亡之前一直存在。每一个红细胞内都有血红蛋白,而红细胞的寿命为天,所以,通过测量HbA1c,医生能够确定大约2-3个月周期的平均血糖水平。
1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与血糖检查有何不同?
HbA1c检查能够体现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对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效果而言更稳定的检查。其测定结果不受患者抽血时是否空腹、抽血时间、胰岛素使用情况、饮食、运动、情绪变化以及应激等因素影响,是评估糖尿病病情控制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而血糖检测只代表检查当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
一、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
1.对于大多数成人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7%;
2.对于年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长、无并发症、不合并脑血管疾病(CVD)的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6.5%甚至接近正常。
3.经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或应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降糖药治疗且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T2DM患者,在HbA1c6.5%后应维持治疗,不宜减弱降糖治疗强度。
4.HbA1c目标值应根据患者的病程进展和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维持风险与获益的最佳平衡。
二、已有CVD病史或CVD极高危的T2DM患者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已有CVD病史或CVD极高危风险的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8.0%。
三、老年T2DM患者
1.老年T2DM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宜个体化,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
2.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7.5%。
3.对于健康中度受损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8.0%。
4.对于健康状态差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9.0%。
5.对于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若预期寿命5年,HbA1c可控制在9.0%;若预期寿命较长,HbA1c可控制在7.5%左右。
四、低血糖风险较高的T2DM患者
糖尿病病程15年、曾经发生过无感知性低血糖、有严重伴发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建议将HbA1c控制在7.0%~9.0%。
五、妊娠期高血糖患者
1.对于计划妊娠的T2DM患者,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应尽可能接近正常,建议HbA1c6.5%时妊娠。应用胰岛素治疗者可适当放宽至HbA1c7.0%。
2.对于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建议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
3.对于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不推荐采用HbA1c作为衡量血糖控制状况的指标。
六、其他情况
1.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一方面应防范低血糖,另一方面应避免明显高血糖导致的急性代谢紊乱、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2.对于合并恶性肿瘤等情况的患者,若预期寿命5年,HbA1c可控制在9.0%;若预期寿命较长HbA1c可控制在7.5%左右。
3.对于执行治疗方案较困难的情况,如精神或智力障碍、视力减退等HbA1c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9.0%。
4.对于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低、医疗保障和医疗条件较差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综合考虑、适当放宽,尽量避免严重低血糖或高血糖。
2多久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HbA1c检查。
?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HbA1c。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想要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健康饮食:需要摄入低热量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坚持运动:每个人都应该把体育活动纳入到日常生活中,对于没有糖尿病的人群,锻炼身体将有助于预防前驱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锻炼能帮助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通过运动也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
?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通过对自己的血糖监测,能够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血糖的目的。
最后强调一下:
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好比统揽全局,测量随机血糖好比着眼于一城一池之得失,虽然前者重要,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后者,任何一个过高或过低的血糖值都是烽火台上燃起的狼烟,提醒糖尿病患者需尽快就医。
文荆晨张帅
编辑王爱英李娅
编审米粮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