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神通术年春分版可函授面 http://www.luyiny.com/bggzyg/7923.html随着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CML)的治疗上,实现长期维持深度分子学缓解甚至达到无治疗缓解(TFR)将不再遥不可及。但是,临床中经常会遇到CML患者合并慢性病,如糖尿病等,尼洛替尼的治疗对这类患者效果如何?本文通过分享一例合并糖尿病的初诊CML患者一线选择尼洛替尼协同降糖药物治疗,最终临床获益的实例,为以后临床选择提供依据。
No.1
病例简介
作者介绍
许娜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59岁。因「腹胀、便秘」于年1月入院。入院查体:胸骨压痛阳性,肝脾肿大,质韧,肝脏肋下约2cm,巨脾。
既往史:血糖偏高。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L,Hb91g/L,PLT×/L。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7%,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2h血糖12.0mmol/l。
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幼稚细胞占1%。
FISH: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细胞占90%。
融合基因定量:BCR-ABL/ABL(P)(IS)91.3%。
染色体:46,XX,t(9;22)(q34;q11)[16]/46,XX[4]。
No.2
入院诊断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Sokal评分:1.(高危)
2、2型糖尿病
诊疗经过:
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有停药需要,综合考虑开始口服尼洛替尼联合吡格列酮治疗。
治疗转归:
患者BCR-ABL融合基因逐渐下降,3个月、6个月、12个月疗效评价均为最佳效应。最近一次随访时间为年3月,尼洛替尼治疗12个月后,BCR-ABL融合基因无法检出,血糖控制可,HbA1c5.7%,空腹血糖:4.7mmol/l,餐后2h血糖8.9mmol/l。
那么,回顾病例,CML患者合并糖尿病,尼洛替尼是禁忌吗?一线使用二代TKI,CML患者是否能够获得最佳治疗反应?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No.3
我的说说
专家介绍
朱红倩
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朱红倩说病例
一句话亮点:糖尿病并非尼洛替尼的禁忌症,联合合适的降糖药物可以增加对CML的疗效。
许娜医生的这份病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患者59岁,女性,起病时白细胞显著升高、脾大,伴有特异性费城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Sokal评分高危,既往有高血糖病史,其治疗目标是追求停药。患者疾病状态与教育背景,医生临床经验,药物副作用,患者的期望等都是影响CML一线治疗选择TKI的因素。当CML合并糖尿病时,血液科医生往往对选择尼洛替尼治疗CML有较多顾虑。相关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增加尼洛替尼对CML的细胞作用,有克服CML耐药的优势。进一步回顾文献内容,发现尼洛替尼与吡格列酮有协同作用,糖尿病并非尼洛替尼的禁忌症,联合合适的降糖药可以增加对CML的疗效。
综上,许娜医生给我们分享一例合并糖尿病CML患者,应用尼洛替尼治疗成功达到DMR。在CML诊治,疗效评估,监测及随访等各个环节都非常规范,并且结合了自己的基础试验研究、文献复习、临床观察,为此类患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专家介绍
文钦
陆*医院
血液病医学中心白血病科副主任医师
文钦说病例
一句话亮点:尼洛替尼不良反应是可防、可控、可管理的,糖尿病不会影响尼洛替尼的疗效,反而部分降糖药物和尼洛替尼有协同作用,最终让患者获益。
许娜医生分享一例初诊CML合并糖尿病患者一线选择二代TKI药物尼洛替尼治疗并取得临床获益的病例。提示我们TKI药物选择时,要结合患者自身条件、治疗需求、合并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这个病例通过实践告诉我们,虽然尼洛替尼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但是这个不良反应是可防、可控、可管理的,糖尿病不会影响尼洛替尼的疗效,反而部分降糖药物和尼洛替尼有协同作用,最终让患者获益。但是目前关于降糖药物与尼洛替尼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局限在体外试验,后续可能需要大量临床实验验证。目前由于TKI药物的应用,CML患者已经实现长期生存,但是现在的更高目标是实现TFR。对于有停药需求的患者,一线选择二代TKI药物尼洛替尼,可以使更多患者获得早期分子学反应,获得更佳治疗反应,未来达到TFR的机会增加。
MCC号TAS有效期-11-23,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文中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内容审核:马腾、何凌云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会议直播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