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3/6210195.html糖尿病的患者,定时监测空腹血糖已经深入人心,监测餐后血糖,有部分人也做得很好,但是由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受当天饮食影响比较大,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三个月的血糖控制状况,值得定期追踪监测和复查,下面科普糖化血红蛋白的有关事项。
1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是血红蛋白,人体吸进去的氧,就是通过血红蛋白携带,血红蛋白与血液中糖结合后生成的就是糖化血红蛋白,一旦血糖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就不解离一直到红细胞寿终正寝后分解(故不受血糖短时波动的影响),能保持三个月左右,当血液中的血糖升高的时候,糖化血红蛋白也随之升高,所以它能够反映三个月的血糖平均控制情况。
2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联系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所以它以血糖存在着密切联系,但不管是空腹血糖,或者是餐后血糖,都是反应即时的血糖值,而即时的血糖值,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例如是否服降低血糖药和进食量的多少都对血糖即时测定值有影响,但糖化血红蛋白就不一样,它反应的是天左右血糖的控制情况,与检验采血当时是否空腹、是否进食、进食后多长时间、是否服用药物或是否临时使用胰岛素等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很适合用来客观地判断一段时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
一般情况下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大或者是控制不如意者,糖化血红蛋白同样会增高。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不代表血糖不会高和低,因为它不反应瞬时血糖。
3糖化血红蛋白对疑似糖尿病患者具有诊断价值吗
糖化血红蛋白对疑似糖尿病的患者具有诊断价值,这点毫无疑问,但是,不能仅凭糖化血红蛋白一个指标来诊断糖尿病,因为不知道即时血糖的情况,还需要结合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值。欧洲糖尿病诊断指南明确规定,空腹血糖大于7,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可以确诊糖尿病。而美国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再加上空腹血糖大于7就可以诊断糖尿病。由于受干扰的因素比较少,目前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值得监控的金指标。笔者曾经碰到一个患者,空腹血糖大于7,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在出院诊断中做出2型糖尿病诊断,医院,要求将诊断改过来,医院的医生,不是糖尿病,最终坚持诊断。
4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到多少为好?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一段时间内血糖得控制情况,持续地控制血糖就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
各国指南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值稍有不同,其原则是:能达到正常值4~6%以内当然最好,但是在这个范围内,要注意防控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到6%以内,目标值6.5%以内是比较好的,最少应该控制在7%以内,超过7%,说明近三个月的血糖控制不达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当然近期也有血糖不要严格控制的不同声音,认为在7~8%的糖化血红蛋白是可以接受(特别是老年患者),但超过9%,一定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5糖化血红蛋白多长时间检测一次?
建议糖化血红蛋白三个月检查一次,在血糖控制得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可以半年检查一次,因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或上升比较缓慢,频繁检查没有意义,2次检查的时间间隔最少要2周。
值得提出的是,定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代替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定时监测,由于血糖与饮食及药物密切相关,变数较大,血糖的监测应该越频繁。
6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这个很好理解,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代表天内血糖没有控制好,有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成正比。
7空腹与餐后血糖升高哪个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比较大?
理论上来说,空腹和餐后升高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都有影响,都需要同时监测,有研究表明,当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3%,餐后血糖贡献的机率比较大,要注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