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迈入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平明百姓的生活水准也提高了;
同时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年龄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未曾见过的疾病出现在人们的身上,比如糖尿病。
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由原来的不到百分之一升高到十分之一,足足升高了十倍,还有一些未统计的人数更是庞大,糖尿病现已经是严重危害我们身体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面对众多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的药品被开发研究,去挽救那些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在没有特殊禁忌症的情况下,二甲双胍就是治疗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优势:拥有多种降低血糖的途径、价格较低、疗效较好、低血糖风险低、不会导致体重增加,能够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但医学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二甲双胍也不例外。
在二甲双胍的众多不良反应中,有两种平常需要注意
第一个是消化道症状;
第二个是维生素B12缺乏;
两种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关联。让我借一个病例来揭开这其中的联系。
周女士,42岁,患有二型糖尿病三年,自从患上糖尿病后,就专研出控制血糖的好方法,那就是少吃主食、多餐进食,再结合二甲双胍的治疗,让她的血糖控制非常好,但周女士这个月感觉自己的力气大不如从前了,还有点头晕。
以前从菜场提着大包小包回家都不带喘的,最近走到半路都得歇会,有一次快到家门了,就想着回家再休息,意外发生了,周女士直接晕倒在自己家小区,最医院。
医师对周女士进行仔细的问诊,发现周女士的生活习惯很健康,除了糖尿病以外,并没有其他疾病。最后看到周女士随身带的降糖药——二甲双胍,于是考虑周女士应该是由于长时间服用二甲双胍使体内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导致出现了贫血,随即给周女士查了一个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96×/L,血红蛋白:94.0g/L。诊断为贫血。
随即安排周女士进行骨髓穿刺活检,3天后检查结果回报:红系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红细胞比例增高,部分幼红细胞巨幼变。随即医生诊断她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周女士维生素B12和叶酸制剂,两周后复查血象。
周女士回家后,上网查询了服用二甲双胍是否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发现确有其事,于是安心服药,二周后复查,血象上升,且期间感觉乏力的症状也减轻了。
随即继续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最终头晕、乏力症状消失,血象恢复正常。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了,那么为什么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贫血呢?维生素B12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什么是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为外因子,与之对应的是人体胃黏膜壁细胞所分泌的内因子,而维生素B12的吸收又必须与内因子结合,所以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对于吸收维生素B12是一个基本条件。
而维生素B12的功能主要有三点:
①作为一种辅酶:
维生素B12和叶酸一起参与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生物转化,维生素B12如果出现缺乏,就会导致两种蛋白质的转化过程受阻,致使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增加。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加则会使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
②脂肪酸的合成:
维生素B12主要参与的是神经纤维表面髓鞘脂肪酸的合成,髓鞘作为神经纤维的保护成分,一旦维生素B12出现缺乏就会导致髓鞘的形成受阻或受损髓鞘难以恢复,就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所以在临床上维生素B12广泛用于神经受到损伤的患者;
③参与叶酸的转化:
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导致叶酸无法转化为四氢叶酸去参与一碳单位的传递,从而使幼稚红细胞的DNA合成障碍,但又因为红细胞内RNA的合成不受其影响,所以导致RNA/DNA比例失调,致使红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细胞核的生长变慢,最后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就是恶性贫血。
周女士就是因为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医院,由此可见维生素B12对于人体的重要性。那么周女士为什么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
糖尿病作为现在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各种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
而糖尿病患者出现维生素B12缺乏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服用了一种名为二甲双胍的降糖药。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胃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疾病,而且消化道反应是服用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所以导致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维生素B12缺乏。
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出现消化道反应时,临床医师可能会给予患者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去帮助患者减轻消化道症状,这时抑酸药会减少胃粘膜腺体分泌胃酸和内因子,但人体摄入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必须要与胃黏膜腺体分泌的内因子紧密结合才能被吸收入血。
而且二甲双胍还可以影响已经与内因子结合了的维生素B12在肠道的吸收,通过去竞争或影响回肠末端的细胞活性,导致即使内外因子已经结合却仍然无法吸收。
这就会导致人体中的维生素B12总量并没有下降,但是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出现下降,如果长时间维生素B12都难以被吸收,维生素B12就会被人体排出体外,也就出现维生素B12的缺乏了。
所以说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会加重维生素B12缺乏的不良反应。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防止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糖尿病患者何时需要补充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作为人体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重要性已经在上面详细叙述。糖尿病患者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呢?
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期:
①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如周女士一样已经出现头晕、乏力和晕倒时,这时就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12了;同理可以知道当我们身体出现手脚麻木、无力等周围神经受损时需要服用维生素B12。
②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下降:
血清中维生素B12范围一般在-pg/ml之间,如果大家在检查时发现自身维生素B12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可以向医生要求更换降糖药物或服用维生素B12制剂补充。
③妊娠妇女: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妊娠妇女指的是糖尿病合并妊娠而不是妊娠糖尿病,主要区别在于出现糖尿病的时间。在妊娠期间两者都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去满足人体或胎儿维生素B12的需求,而在分娩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一般都可以恢复到正常,无需服用二甲双胍。这时维生素B12的补充只用于分娩后仍有糖尿病的患者。
但生活中并不是只有糖尿病才会出现维生素B12的缺乏。还可以见于老年人、素食主义者、胃肠道疾病患者。如果大家是这三种类型人群中的某一种,就要及时看看自己有没有贫血和手脚麻木等周围神经受损的症状了,如果有轻微的症状,就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12了。
四、糖尿病患者如何补充维生素B12?
生活中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但是根据每个人维生素B12的缺乏情况,补充维生素B12的方法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法。
①增加饮食摄入:
如果大家还没有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时,但自己是上述的三种人群的一种,这时还可以通过增加肉类、蛋类和动物内脏的饮食去增加维生素B12的摄入来补充维生素B12。
②药物补充:
对于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出现维生素B12缺乏且不能或不愿改换其他降糖药的患者,通常建议服用甲钴胺片三个月或者选择每年肌注维生素Bmg医院复查血浆中维生素B12的浓度,让临床医师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补充维生素B12,避免过度服药。
同时也要增加饮食中维生素B12的摄入,进一步弥补体内维生素B12的不足。同时增加钙离子的摄入去抵消二甲双胍抑制维生素B12吸收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缓解服用二甲双胍导致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虽然有着众多优势,但长期服用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像周女士就是忽视了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最后患上巨幼细胞性贫血,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就需要大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