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多春天的山桃花,我心中的女神记江南 [复制链接]

1#

医院检验科科长——武慧芳

下了一个礼拜的小雨,满山遍野的绽放着,蘸着雨珠的山桃花,更添了一份动容,娇嫩妩媚之态无法形容,一层一层的花瓣,被雨水打的叠乱相覆,*色的花蕊颓现,似有意挤出花瓣的束缚,又有遮藏害羞的意味……山桃花的一个“山”蕴涵着一份质朴天然的纯静美……雨中的山桃花,多了些许妩媚,柔美而不柔弱,有一种唯美的姿态,暗暗生香,却无意争春,三月的季节因它而更美…

正当我看着手里採来的山桃花,欣赏着它的美韵,浮想联翩时。突然,一袭白衣,衣香鬓影从眼前飘过,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排放着整齐的试剂。我揉了揉眼睛,还处于迷茫状态时,被我们科长,武会芳的叫声打断了,我回过眼神望着她,她中等身材,白皙的脸庞,配上调皮的马尾,合体的白大褂修身养眼,一双充满智慧的大眼睛徐徐生辉。

检验科的工作,是个硬技术的活。因为专业需要,医院各科室进行各种打交道,在我们共事的这段时间里,让我见识到了她工作中的很多细节,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次次刷新着我对她地理解。

一,秒秒分分急救命,警钟长鸣重细微。

检验科是仪器的展览馆,每个实验室都是众机环绕,医院也不例外。医院检验科有许多仪器(有些是进口的),当它们一起操作时,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离心机这两台机子运行时,释放出来的噪音足有70—90分贝,和各种有规律无规律的噪音叠加在一起,在封闭的实验室绝对能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还别说,其他仪器加起来的声音。除此之外,危险利器、气溶胶、紫外线等潜藏的危险无不时刻提醒我们工作中一定要做到除了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流程外,也要做好自我防护,严格执行消*制度。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避免一份危险(病原微生物污染)。由于我们工作的特殊性,从未见过我们的科长带戴过装饰品,她总是说:“长指甲,戒指,耳环,手镯等一切均是病院微生物“藏污纳垢”的绝佳场所,所以她时刻以身作则,做好科室消*工作,让大家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她每天早上都会早早提前半小时来到科室……

此时的窗口总会慢慢地就排起长长的队伍,近年来病人有大幅度增多的迹象,随之而来我们的工作强度也大了不少。

二,克己奉公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民

早上一上班,就是进行标本签收和编号归类。看起来这个工作很简单,但是,标本的刻录仪器都是不一样的,有双向有单向的,他总是告诫我们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不能有一点点马虎。是每个人都能够规范的掌握理想的知识和技术!

在检验前,她对标本入口把关是非常严格的。记得元旦节的前一天下午,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拿着抽好的一个血常规管,来到是我们科室的窗口说:“大夫,我想做一个血常规”。这时刚好我们科长在窗口,她说:“我先看一下您的血能不能用吧”。说完她接过了老人递过来的血,在血中发现了有凝块,她便对老人说:“这管血有凝块,得要让患者来重新抽一个吧”。老人说:“患者最近在西安化疗才回来没几天,最近天气也比较冷不方便出门,我让诊所的人帮忙抽的,特别不好抽,你给凑合着做一下吧”。我们俩和另一个同事都被这句话惊到了,血常规有凝块影响的可不是一丁点,是绝对不允许的,哪是凑合一下就能做的。她急忙解释说:“不行啊,大叔,凝块对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这些项目影响比较大”。老人接着说:“这些凝块有多大影响啊你们是医院抽血,你们不做啊”。她赶紧解释说:“哪里抽血都一样,只要标本合格我们都做”。老人又说:“那你就因为这么一点小问题不给我做,你这不是刁难我吗”。她紧接着继续解释:“这可不是小问题,是大问题,血液里面红细胞凝集和破损,血小板被消耗掉了,做出来的结果不准确,而对于化疗过后的病人,这些数值都是至关重要的”。此时,我看见老人已经生气了,声音很大的说:“这么点东西能消耗多少,病人抽一次血不容易,你就给咱们做一下,结果只是参考一下不行吗。”我们科长又解释说:“那做出来有问题是患者本来有问题还是因为这个凝块影响的,您怎么区分呢”。老人继续说:“那说明他本来就低啊,这点东西能影响多少,你为啥不能给我做呢”。这时我和我另一个同事都感到无语了!结果,我们的科长话语一转,问起老人:“叔,你家是哪儿的,离这里远吗?”老人回答说:“我家是东河的,离这里还有点远,实在是不方便来”。此时,我能看出来老人还在窗口不紧不慢地为难着,只听见我们科长说:“你刚才是怎么来的呢”。老人说:“自己沿医院的。”我们科长语气平和的对老人说:“您别担心啦,我去看一下我们的司机在不在,您给我们带路,我去家里重新给阿姨采一管血咱们再做,好吗”。这时,我看见老人,紧锁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刚才急躁的心情也平复了下来,只剩下激动和感动……

血常规,是三大常规中最主要的,医院看病的病人有占一多半都会做血常规,就像发烧感冒的做就可以看出身体有没有炎症,而像身体憔悴无力的人则可以看看有没有贫血等现象。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十一月初,我院承担龙驹寨镇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工作,院领导体检组开完会后,只见我们的科长按体检表项目一步步罗列所需试剂、医院合作的供货公司、上报计划、准备好下乡所需物品。到了交接班时候她突然说有事需要协调,让我们先走,我估摸了半天,也没有想到是什么事,后来才得知她是和体检组的负责人协调每天要尽早将采集好的标本先送回至检验科,我们都知道这是标本送检时效性的问题,因为在室温下糖酵解会使未分离血清的血液样本中的葡萄糖以每小时5%—10%(0.28—0.56mmol/L)的速度下降,这件事让我在心里知道了“工作必须要走心”,这句话蕴含了多少重要的意义,而这么平常的细节,却能引起她的重视,直到后来,我和科室的其他同事交谈中才得知,这么多年的体检她每次都能和参与人员协调好此事,就是为了给体检老人们一个代表自己身体状况的真实结果而已。她的这份责任心无不令我钦佩!

工作中的她总是能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对于急查以及门诊的患者,她总能做到随采随检,及时发出报告,这里她时常说出的一句话是:“咱们除了急查之外,一定要让门诊的患者优先,因为耽误迟了,有些地方过了两点连车都没有了,当天就回不去了,还要住宿旅馆,给病人增加经济损失,所以说,咱们一定要方便患者,以最快的速度把检查结果交到患者手中”。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当遇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她总是积极与临床医生联系,当她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时,她总能第一时间报告给临床医生,以便于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所有这一切,无不体验着我们检验科就是临床医生的眼睛,把所见所闻以报告单的形式呈现给医生。这让我又想起了前不久,我们做了一个血K:10.6mmol/L,Ca:0.5mmol/L的电解质结果。当看到这个结果时,这又让细致缜密的她进行了一整套流程。这次她并没有给临床医生打电话,她首先查看了当天的质控和定标结果,然后查看了标本有无溶血,最后对仪器进行了稳定性的排查。当这些都被排除了之后,她根据采血者的签名,打电话叫了标本采集者来科室,让她回忆采血过程是否顺利,以及采血的顺序,送检经过。这时,我看见了这个陌生面孔的采血者很紧张的来到到我们科室。在她的叙述过程中,我得知这个实习的护士在给病人采完所有血液标本后,发现所采的生化管血量比规定要求的3.5ml少了一些,而血常规管的血却比规定的2ml多了一点,此时,她也没有多想,就把常规管里的血往生化管里倒了一点。说到这里,我们科长看见了既自责又内疚的小护士,她对小护士说:“咱们院的护理队伍是很庞大的,这些年护理治疗都在不断的稳步提升,病人满意度还是相当高的,以后注重多向科室标杆人物学习,多总结提高”。只见小护士说“不好意思.给你工作添麻烦啦…”,我们科长却温和的说:“快去给病人解释一下,重新采一次血吧!重新做,”看见护士走后的背影,我的思维半天还沉浸在刚才的这份同事之间交流与理解之中,好一会儿才进入正规:血常规里面含的抗凝剂EDTA鳌合了Ca2+使血钙结果降低,EDTA—K2可导致电解质钾离子极度升高,所以我的科长肯定是知道这份标本有问题,所以才……我很安静的坐了一会,不由得向我的这位“名侦探”科长赞叹——你果然能用你的细心、责任心为检验科筑起一道防火墙,也为临床大夫筑起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还有生化配血等工作。

生化室是流水线一样工作方式。而免疫大量则需要手工操作。由于很多是微量试验,一不小心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她总是暗暗地监督着。

在有的人看来检验科的工作很简单,他们哪里知道,病人手中的一张张报告单,其实都是经过每一位检验工作者的质控、实验、检测、审查、复检,等等一步一步谨慎操作得出的,每一步都马虎不得,一步错了就步步错。虽然在外人看来检验员每天进行着相同的工作,但是当意外和特殊情况出现时,才能发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是多么的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检验人员必须要求牢牢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累积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方面我们科长做的炉火纯青!

总的来说:上午的我们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各种忙碌,医院里医院,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检验人员,我们科室总共就五个人,平时还会安排一人上副班,因此四个人的我们经常需要互相合作,打各种游击战,有时候抽血岗位的同事去上厕所了,我们就需要临时去帮忙抽几个血,而血常规仪器的标本就只能暂时放置一会,生化室的同事有事,我们就去生化室帮忙,有需要配血的还要配血,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上午忙碌的时候我们会把发报告单的时间说得晚一点,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工作时间嘛。

到了下午,虽说病人明显不如上午多了,但我们一上班,就会先把上午没干完的活做一个收尾。此时我们几个可以坐下来,缓冲一下下精神带,可她依然很忙。比如对报出的生化结果,她会进行审核,对有疑异的结果,会二次复查,然后经过专业分析最终报出最准确的数值结果。

此时,窗口时不时会有新的病人,我们也还是需要重新去走一遍从抽血,到标本处理,再到标本检验,最后审核结果这么一个检验流程,总得来说,就像是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

与其说她的记性特别好,倒不如说她对待工作的严肃和认真,总能上心每项工作。

三,心有大爱仙音送,情暖人间撒荷香。

在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她以自己个人名义向红十字会捐款元,后来在单位组织的捐款中,和科室所有同事再次伸出了温暖的援手。一直投身医疗工作的她,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中级职称已经考过的她,学习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各种学习各种考试,去年,当我得知她马上要去西安参加催眠实操集训时,我为她爱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更让我惊讶的是,在去年十一月份时她还收到了年考过的国家卫计委颁发的健康管理师证书,她很开心,我也为她高兴。身为家长委员的她在家庭教育上,对我触动也很深刻。她告诉我说:“所谓的管孩子——就是陪伴,正上初三的大女儿已经进入青春叛逆期,这个时期很关键,家长一定要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要过多的唠叨,就是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不断向上,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共同商讨制订一个适当的目标,其它的事交给孩子执行就行,我们要相信孩子……”。这些也让我终于知道了她孩子的成绩,在年级能够暂露头角的原因。说起小女儿,她说:“七岁这个年龄段也是很关键的时期,要注重培养孩子好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让孩子有自我效能感,这些对孩子将来成人成才都至关重要……”。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学习,她最近在备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这里祝愿我的科长能顺利通过。她说她知道自己一直存在人际沟通的问题,最近她也在补课——注册了一个书院的会员,希望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说着她顺手递给我一个笔记本,当我打开的一瞬间,我被整整齐齐,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认真二字的笔记深深吸引,不由得拿起手机拍照…

上班时,她总是会偶尔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因为经常会面对一些生了重疾的患者,她们因为某些慢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监测,经常需要定时复查一些项目,于是时间久了我们甚至都和病人成了熟人了,时不时聊上几句,像亲人一样有了些许牵挂,而在聊天的背后,我们总能听到科长长长的叹息声,并自言自语地说:这几天咋没看见他(她)来复查,这种担心我们经常会哀叹,哀叹生活中的各种无奈,哀叹一朵花的凋零!

四,德艺双馨,堵塞漏洞。

都说现在的医患关系如何如何的紧张,但在医院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没有看见过一点不和谐的情绪存在!就我们科长经常对我们交代说:对待患者要有耐心,多换位思考,多说一个“您好”或许会拉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减轻患者由于病痛、忐忑,陌生带来的焦虑!就少了一份猜疑,多了一份信任。

工作期间科长是最忙的,她不但要搞好业务工作,还要搞好科长的行*工作。仪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她就摇身一变成了修理工程师。

我最喜欢看她对付那些试剂商贩,斗智斗勇的她此时是最可爱的;也是最有智慧的人。总能一语道破天机,让商贩无计可乘,总能及时的掐灭他们贪恋自私的火焰!一块钱一块钱的讨价还价,我总敬佩的夸她是持家能手。

接待病人时,她的声音飘渺温润,似氤氲之气抚慰着迷失的心灵;低沉婉转的轻轻语音,娓娓飘荡,似乎要引导着病人进入超凡脱俗的境界,去领悟大千世界的本质和宇宙大道的真谛,我在想,病人此时可能疼痛会减轻一半。良言一句三冬暖……

她凭借自己的聪慧,把科室治理的井井有条。总是关心着每一个同事的个人生活,用爱温暖如春的人情化管理,把科室治理的井井有条,说是工作的科室,大不如说是团结努力的一家人。于是,我有几天不去科室,就像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一样的惦念和牵挂!

我经常在想,最美的人生,并不是一路的姹紫嫣红有多少绚丽可以铭记,而是工作中的温馨,和舒服的同事可以一路陪伴。我喜欢这句话:朋友是人生路上的知音,是心灵上的共鸣。无论远在天边,还是近在咫尺,那份深深的祝福永远都在……

亲爱的科长,亲爱的同事们,还有世界各国的同行们,祝你们在这三八妇女节里,敲开幸福的大门,快乐每一天!

作者简介:

赵英(笔名:多多)一个喜爱诗词与一切美妙文字的烟火女子。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松风阁语》平台主编;作品散见于纸媒与网络。

顾问:商震鱼在洋刘剑锋

主编:多多

副主编:寒梅飞雪傲雪刘珅

自媒体支持:

晒丹凤大乾州

淮安文学坊野闲论道

洛南文友汇馨香盈秀

新新文学禹平文学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需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2.来稿如不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者视为可以做形式上的修改,字数控制在——之间。

3.文稿请直接粘贴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