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会看体检报告吗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徐报融媒记者王任飞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单位都开始注重体检。然而,很多人好不容易完成检查后,拿到体检报告却又一头雾水:血沉、血小板压积、同型半胱氨酸……这些指标都是什么意思?指标偏高或偏低,是不是意味着身体出现了啥问题?

为了让大家充分认识体检报告的重要性,学会有效阅读,记者请相关专家作个细致解读。

A

体检报告专业性强

多数市民“难看懂”

28岁的李先生热爱运动,体质不错,上周刚参加完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我以为自己健康状况应该很理想,没想到结论里还有不少问题。”体检报告显示,李先生血常规检查中的血红蛋白为.5g/L(正常值-g/L),尿常规出现“尿隐血+1”。看着体检报告中标注的上上下下的箭头,李先生一阵发慌,担心自己有什么潜在的疾病,“我到网上搜了一番,也没找到一个权威解释,真是令人心烦。”

市民王女士也告诉记者,每次拿到体检报告后都特别紧张,什么窦性心动过缓、胆囊壁毛糙、肺纹理增大……“都不知道是什么病,严不严重,反正原先身体没感觉的,一看这个也给吓出毛病来了。”

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体检中心,随机采访了30名做过体检的市民,大家的总体表述是认为体检报告不太会看,其中大部分市民抱怨“难看懂,只看医生的健康建议”。“虽然体检报告列出的项目还挺多的,但满眼都是总胆红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甲胎蛋白之类词语,作为医学专业的门外汉,真是如同看‘天书’,哪怕上网搜索也费劲。”市民宋先生说。

当然,也有一些市民表示,会拿体检报告到体检中心咨询医生,医院专科门诊复查;还有市民直言,体检只是走个形式,报告浏览一遍后就束之高阁了,他们认为“反正没啥大问题,不然检查时医生就会说了”。

B

最重要看结论和建议

有的“无临床意义”

“拿到体检报告后,先核对一下姓名等基本信息,然后最好从头到尾阅览一遍,掌握基本情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着重要看的部分是体检结论以及健康建议,遇到提示复查的地方更要格外留意。”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王淑兰说。

据了解,一般的体检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等)以及血液检查、尿液和分泌物的检验、B超、X光、CT、MR等项目。每一项后面都有小结,报告最前面则是把所有检查项里超标的项目拎出来单列,称为体检汇总或检查综述。而针对汇总的每一项,后面有体检结论/综合诊断,以及健康建议,如果没有问题,就说明身体健康。

有人会问,体检汇总里列出来的条目那么多,是不是意味着受检者的身体毛病多?其实不尽然。汇总里列出的一般是数值项,超出正常标准的就用上下箭头标注出来,其中有部分并没有临床意义。比如血清球蛋白,检查结果为40.01g/L,对照参考值20-40g/L来说,就是稍微偏差,可以不纳入。当然,如果受检者不确定该项目对自身健康有何意义,可以向医生询问。

王淑兰指出,有很多人往往被结论中的医学专业术语给弄蒙了,不知道自己是啥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健康建议,并到体检中心找专家解读报告。比如,胆囊壁毛糙,这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看健康建议:低脂饮食、定期复查、必要时专科治疗,那么就要做到饮食清淡,并在体检后的3个月至半年内去专科检查一下。“‘定期复查’说明这个问题是需要注意,不需要马上治疗又不能放任不管,要监视它、跟踪它,确保在健康的范围之内。”

C

“普通”项目勿小看

随便“弃检”不可取

目前健康体检套餐多为“1+X”模式,“1”为必不可少的体检基础项目,主要有一般检查、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等,而“X”为专项体检项目,主要是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及慢性病风险进行的专项筛查项目。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中,体检基础项目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但让人意外的是,面对这项健康福利,不少员工却会选择放弃检查。

“身高、体重的情况早就知道了,有啥好查的”“近视又没加深,不去感受那种拿掉眼镜就看不清的尴尬了”“不想吃射线,胸透就不做了吧”……现实中,大家放弃检查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放弃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项目上,如体重、眼科、妇科、胸片、便常规、肛门指检等。要么嫌项目“太普通”,要么嫌检查项目“太尴尬”。

“实际上,这些常规项目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随意放弃检查等于是无视自己的健康知情权。”王淑兰说,在家测量体重,知道的仅仅是一个数字,而体检时会根据身高、体重得出体重指数,从而判断受检者的代谢情况。

体重如此,其他的莫不如是。测血压能间接反映心脑血管健康状况;便常规能通过隐血检查了解胃肠道有无出血,以及消化道有无病菌、寄生虫感染,并能及早发现消化道肿瘤的报警信号;肛门指检可发现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眼科的话,并非简单地查视力,还可查眼底。通过查眼底,可看到视网膜动脉的硬化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程度,也可由此及时发现原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

此外,担心辐射而在体检时回避做胸透、CT检查的,很可能错过早期发现肺癌、肝癌、肾癌、乳腺癌的最佳时机。目前,X线检查辐射剂量远远低于国际上规定的人体器官可接受的射线剂量标准,一年一两次、一次几十秒的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并不大。

D

数值“超标”因素多

不要自己吓自己

虽然希望大家能对体检报告重视起来,但也要提醒一点:不要误读报告中的“超标”项目,自己吓自己。专家称,体检报告并不等于最终诊断,检测数值只是医生诊断的参考数值。所以说,看体检报告不是简单地看数据,要明白数据高低的临床意义。即便数据显示有异常,也无需担惊受怕,尽早就医即可。

“有时候,单凭一次超标结果不能下诊断,需要横向、纵向对比,全面考虑。”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血压和血糖。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mmol/L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而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耐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

我们知道,通过心电图数据,一般可以判断出心脏是否有问题。常见的心电图问题有窦性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动过速、不完全性传导阻滞等。有不少受检者一看到“窦性心动过速”“右侧传导阻滞”等字眼,就以为心脏出了什么大问题,但实际上,这些描述也未必代表健康问题,有时会是紧张情绪等造成的。

还有大家普遍关心的血常规检查。不少受检者常检出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会因此而感到紧张,但医学认为,一般白细胞减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二是病*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性感染等;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白细胞升高要考虑有感染的情况,如急性扁桃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E

定期查体很重要

这些人群要注意

任何机器都需要定期检查以保障安全、高效运转,我们的身体也需要这样的“定期审查”或“年检”,以实现预防疾病的目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定期健康体检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基本保障。专家指出,体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必要,尤其是以下三类人群更要重视体检。

第一类是上班族。近些年来,很多上班族总听到周围“累声一片”,这个抱怨工作多、那个抱怨压力大,有的人连休假也觉得疲倦。怎么会这样呢?有专家分析说,现代人的疲劳感主要由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睡眠不足、用脑过度等原因造成。由于久坐不动、饮食高盐高糖等因素,上班族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上升;由于长期处在空调房间、使用手机终端,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患有干眼症、颈椎病、骨关节疾病等。因此,上班族应重视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从体检中及时发现身体出现的隐蔽问题,从而做到科学防治。

第二类是4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出现明显疾病症状的比例将越来越大。40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肩负事业和家庭重任的年纪,此类人群千万不可小看亚健康状态,否则易对身心造成危害。

第三类是慢性病人群。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总称,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慢阻肺等。慢性病虽不会马上危及生命,但如果预防和治疗不及时,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生活和经济负担。定期针对性地做好健康体检,可以让患有慢性病的人及时了解疾病的控制情况,为制订科学合理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常规的健康体检是查体而不是查病。一些常见病确实可以被发现,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疾病的早期,常规的健康体检可能就无法发现。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体检合格就万事大吉,应认真实施体检结论中医生的健康建议,做好定期监控。

本着个性、经济等原则

选择适合套餐

除了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外,现在有不少市民也会主动去体检中心做检查,只是面对五花八门的套餐,很多人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对此,专家称,可将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方式、家族遗传等因素综合考虑,在专业人士的推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从年龄层面来说,可根据老、中、青的年龄不同,逐渐增加体检项目。青年人身体比较好,体检内容可相对少一些,但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的检查还是有必要的。中年人大多处在事业的关键期,工作忙,压力大,重点要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及某些肿瘤的发生,可加做肿瘤标记物五项。老年人全身的器官功能都退化了,体检项目就更加复杂一些。除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外,还要考虑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骨关节炎、前列腺增生肥大、骨质疏松症、白内障、青光眼、消化道肿瘤、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体检次数也要考虑增加到一年两次。

从性别层面来看,已婚女性每年建议做宫颈刮片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来筛查宫颈癌;绝经后女性要查骨密度,从而早期发现骨质疏松;肥胖和使用雌激素的女性要通过B超或钼靶来查乳腺癌。男性的话,55岁以上要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指检,以此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如果从不良生活方式因素来分析,长期抽烟者要防肺癌,40岁以后每年尽量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常吃腌渍食物的人要防胃癌,40岁以后每2-3年做一次胃镜;爱喝酒者要防酒精肝,每年要查肝功能,特别是查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肝脏B超;喜欢过烫饮食者易患食道癌,要注意做好食管镜检查;爱吃动物内脏、海鲜和啤酒者要防痛风,定期查尿酸,努力把尿酸降下来;常吃高脂、高糖、烧烤类肉食者,要防大肠癌,40岁以后每年要查大便隐血,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

另外,考虑到许多疾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建议受检者在体检中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