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疫苗装盒画面,每支都有“电子身份证”
新年伊始,新冠病*疫苗陆续开始接种,我们最关心的疫苗“长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新冠病*疫苗装盒的画面:
04:33
一条生产线,每分钟大概包装多支疫苗自动灯检机会逐一挑出不合格产品,剔除率5%左右。每支疫苗、每个包装盒都有附码,相当于“电子身份证”,从生产到接种全程可电子溯源。
关于新冠病*疫苗的接种我们还有哪些疑问呢?
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一共需要打几针?会出现不良反应吗?接种新冠疫苗后抗体可以持续多长时间?目前紧急接种疫苗的人群年龄限制在18岁至59岁之间,这是为什么呢?有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接种证明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吗?关于新冠疫苗的这些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
01:28
新冠疫苗打几针?
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接种新冠疫苗后抗体可持续多长时间?
病*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现在说这个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还不能下这个结论。目前证据提示,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要求,疫苗保护期达到半年以上,基本上没有问题。
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回家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一起打吗?
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01:50
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好处?
我国接受了紧急接种的高风险暴露人群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接种了疫苗的人的感染风险和严重程度均低于未接种疫苗人群。提示疫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
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
不在18-59岁接种年龄段范围的人员,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数据披露,明确是否后续能够接种。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要继续戴口罩吗?
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或者发病。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新冠疫苗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为了安全考虑,以下人群不建议接种:
1
严重过敏体质
以前接种其它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者打新冠疫苗第一针的时候就出现过敏。
2
得过新冠肺炎的
或者核酸检测阳性的。
3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稳定的
不是说高血压患者不能接种,我国高血压患者将近3亿人,大家要按时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90mmHg。
4
血糖控制不平稳的
以前接种其它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者打新冠疫苗第一针的时候就出现过敏。
5
2周内打过其它灭活疫苗的
譬如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就属于灭活疫苗。1月内注射过其它病*活疫苗的,譬如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等。这类人群可以再等等,等过了这个期限再去接种。
6
哺乳期或者妊娠期
3个月内打算要孩子的,不建议接种,大家都不愿意用自己孩子冒险,这方面数据比较少,所以这群人不建议接种。
7
恶性肿瘤患者
譬如淋巴瘤,白血病等人群。
8
精神类疾病患者
有惊厥,癫痫等疾病的患者。
9
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期的
譬如处于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
10
3月内使用过血液制品或免疫抑制剂的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譬如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药物。
11
有中,重度贫血患者
血红蛋白小于90g/L的患者。
12
HIV患者
最重要的一点: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就是接种之后弊大于利,风险过高的患者!
1月1日起,北京首批新冠病*疫苗开始接种,预计2月中旬完成接种
根据整体部署,北京市明确疫苗接种的9类重点人群包括:冷链物品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运输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出国工作学习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社区工作者等。
需要注意的时候,目前新冠疫苗接种年龄限制为18至59岁,其它年龄段人群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孕妇、哺乳期妇女、药物不可控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人员不适合接种;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
来源: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胡可嘉
编辑: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