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岁和15岁的猫,谁状态更好当宠物衰老 [复制链接]

1#

20岁和15岁的猫,谁状态更好?当宠物衰老时,怎么做才妥当?

今天中午,来了2位特殊的客人。猫咪主人一看到我就跟我说,猫咪跳楼了,后肢站不起来。然后,我问:“从几楼跳下来的?”,宠主说是2楼,然后,我就很疑惑,2楼对于猫来说貌似没什么难度啊。那猫咪到底为什么站不起来了呢?

原来这是一只20岁的老年母猫,昨天从家里的阳台掉下去了,今天才找回来,从照片和视频,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猫咪全身上下都是脏兮兮的,毛发黑漆漆一坨坨的不知道黏了什么东西,像大便又像毛发。这个猫咪是宠主刚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养了,从小吃的都是猫粮,有时候会喂点鱼肉和鸡胸肉,也还没有绝育,它的儿子最大的都有19岁的,猫儿子已经做了绝育,所以现在还是胖嘟嘟的,最小一个现在4岁的,也绝育了。是的,没听错,这个母猫16岁的时候还在生孩子。宠主说,自从它生完这一胎后,体质就开始不太好。

听到这里,作为一个铲屎官的我,心里是又惊讶又羡慕。什么风水呀,一只猫养到16岁还能生孩子,19岁的儿子还能胖嘟嘟的。如果按照简单1:7计算,这只猫现在就相当于人的岁了,就相当于岁的时候生了个女儿。

回归正题。下图“剃毛清洁后的20岁母猫在血红蛋白”

然后,我问宠主:“猫咪捡回来有没有吃东西和大小便?”

我心想:老年动物大小便失禁和不吃东西才是宠物主人安乐的主要原因。

宠主说:“我的猫从小就不用猫砂盆,会自己在厕所上大小便,不过昨天捡回来后有吃东西,排便不大清楚”。

接下来,我给它做了一些基本的检查:体温只有34℃(正常38-39℃),心率约,呼吸约30,轻度脱水。腹部触诊,肾脏有明显缩小,膀胱膨胀,粘膜苍白。

了解了基本状况后,我跟宠主说:“如果它没有骨折,那么可以保守治疗,调节看看,如果骨折严重,大小便失禁了,手术就没有必要了,麻醉风险让它很可能会死在手术桌上。倒不如给它安乐,让它不用遭受那么多痛苦,34℃低温,麻醉或镇静都可能原地去世”。

宠主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我安排给它拍了X光。影像显示,没有骨折,骨质疏松都没有,只是膀胱膨胀内有几颗迷你的结石、肾脏缩小了而已。

于是,给它安排了基础的血液检查,除了fsaa、球蛋白高一点,CK高一点,其它生化指标没有太大的异常。因为不能麻醉导尿,所以,我给它挤压膀胱,一点一点用力把尿挤出来。

然后便给它开始了输液治疗,保温处理。

如果你是一个很执着的人,肯定会问我为什么不给它做B超检查一下肾脏实质。理论上是应该做超声和SDMA检查,确定猫咪是否有CKD的,但是,理性告诉我,这个猫咪需要尽快输液调整血液循环和保温,如果这一关的熬不过去,有无慢性肾衰的意义都不大的。换一个角度说,一个20岁的老年猫,你说它没有CKD,我都不大相信,所以,这个时候确诊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其实这个病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上猫肾衰也不是什么罕见病例。但是紧接着,当天又来了一只老猫。

一进门宠主就告知我猫咪不吃东西,呕吐,还有点凶,要找医生看看。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猫包,看了猫咪一眼,这只猫的外观只能用:骨瘦如柴来形容。他的眼球与眼睑的距离都有2mm了,眼窝凹陷,皮肤完全没有了弹性,粘膜微微泛*,就是皮包骨的现状,再看眼睛里的网状纹路,粘膜苍白。基本肯定也是一直老年猫。我猜它低温了,测了是35.6℃。

然后我跟这位宠主说:“从它的外观和症状来看,你这只猫已经是肾衰竭晚期了,它呕吐和不吃估计是因为体内尿素氮、和磷高引起的”。

接着,宠主跟我说,这些都不用管,就给他开点开胃的药吃,只要它能吃东西就行。

天知道,平时听到这些话内心有多无奈。猫严重肾衰的时候,身体的*素长期排不出去。就跟中*是一个道理的。让医生给一个中*特深导致肠道受损的动物吃东西,除非强制喂食。

在我详细的解释后,宠物主人同意给它做基本的血液检查和b超。

宠主说猫咪凶,可是在照b超的时候,这只猫完全不挣扎。这时候,我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检查结果显示,它的肾功能基本已经丧失接近90%左右了,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前面几篇文章,我介绍过肌酐、尿素。无机磷的意义,这里就不详细说了。肌酐的升高提示肾功能丧失超过75%、无机磷的升高提示,肾功能丧失超过85%。而且它的每一个指标都是好几倍的增加。B超也显示,它肾脏的髓质和皮质都是高回声,也是说整个肾发生了纤维化,钙质沉淀,而且肾脏轮廓不规则,肾盂偏小。如下图。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在组织语言,在想怎么表达才能让宠主不那么难过。因为种种迹象都显示这只猫活不久了,可能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也许对于一些不了解猫咪肾衰的宠主来说,这是一件很突然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猫咪就是这两周突然变差的。其实不是,猫咪肾功能丧失低于75%的时候,临床症状都是不明显的,除了偶尔呕吐,基本上和正常的猫咪没有区别。

后面慢慢沟通中,宠主还是选择再治疗看看。如果输液治疗他的尿素和肌酐、无机磷能够减少,那么它就可以通过液体疗法,再活一段时间,如果不能估计就这两天左右的事情的。也许血透是更好的疗法,但是,通常在这个状态下进行血透,却更不实际,猫咪也许会更痛苦地死去。

为什么今天,我专门在这里分享这两个病例呢?因为我对比了这两个猫咪的生化报告。一个20岁的母猫和一个15岁的公猫。年纪轻的公猫的生化指标和20岁的母猫居然有如此大的差距?如下图

从这张化验报告单我们可以看得出来,15岁公猫的肌酐、无机磷、尿素氮、钙质集体飙升,而20岁的母猫仅仅只是肌酸激酶升高了。也就是说,20岁母猫的肝肾功能比15岁公猫的要好太多了。所以,这两只猫的饲养方式有何不同呢?

对比一下饲养方式

20岁母猫:半放养,未曾变换过主人和饲养环境,长期主食喂猫粮,偶尔饲喂罐头和鸡肉。身上有跳蚤,没有免疫、驱虫、绝育,传统饲养方法。它19岁的儿子绝育了,现在比它胖,吃着同款猫粮。总的来说,养得不算很精致,但是吃得还算健康,活得比较自由,而且身边一直有猫和主人陪伴,也不算孤独。

15岁公猫:家养,家里只有一只猫,未免疫、驱虫不定期,5年前因为原主人年老去世,剩猫咪一人独居到现在。主食猫粮(杂牌货散装),和鱼肉。总的来说,这位猫咪,与相伴10年的宠主分开了近5年,猫粮品种不稳定,老人家走后,它一直就是一个人住在老人的老宅,之后由老人子女喂养。也许会有些孤独。

感慨

不得不说,猫咪有个固定的伙伴、自由、饮食健康、老年健康体检的猫咪寿命更长。

治疗结果

15岁的公猫在治疗两日后的早上呼吸加快,我直接通知主人,猫咪时间不多了,没有再用药的必要了。然后,猫咪在跟主人做了最后的告别后,很安详地走了。事后给它安排了诵经和独立火化。次日主人把它的骨灰拿回去了,打算在扫墓的时候,把猫咪的骨灰埋在老人的墓旁边。猫生可谓是很圆满。

20岁的小母猫治疗后第二天,体温恢复到了37.5,开始大口大口吃猫粮,只是还不能站起来。在治疗3天后,猫淀粉样蛋白酶从降低到8.1后,回家调理去了。往后的路,还需要陪在主人身边,后肢能否从新站起来,就看理疗的效果啦。

这让我又联想起前几天一个8岁就肾衰竭的橘猫,是一个大学生带过来的。喂的是那种散装的5块钱一斤的猫粮,虽然养得猫咪肥嘟嘟的,但是并不健康,反而有*,在年7月的时候,便检查出来猫咪有肾衰的问题。本来应该间隔3个月复查一次的,因为经济的原因,每次都是攒够了钱才来复查。

其实,我挺佩服这个小女孩的,它虽然经济不佳,却在努力地赚钱,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给小猫咪看病。这份负责到底的责任心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这次复查的结果却不甚理想。

这位肥橘的胆固醇上升到了6.83mmol/L,轻度怎搞,无机磷是0.83mmol/L轻度偏低;肌酐umol/L,轻度增高。尿素和无机磷、钙都不高,看起来很完美。其实暗藏玄机。因为超声检查,它的一侧肾脏发生了液性囊肿和纤维化,而且伴随明显的肾脏萎缩。它的X光片,可以明显看出来,它的肾脏长度只有一个半腰椎的长度,正常是两个到2个半腰椎的长度。如果仔细观察,这种X光片,我们会发现,猫咪的腹壁肌层严重变薄。这说明什么,这只猫长期蛋白摄入不足。种种迹象表明这只猫的肾衰程度肯定不止75%了。

因为当蛋白摄入不足或者从从尿液中流失过多的时候,身体会分解肌肉进行代谢。也就是说,这只猫咪的肌酐轻度偏高,很可能是因为蛋白摄入不足引起的。并不是指示,肾脏状态“还好”。

无机磷的偏低更是说明了这一点。无机磷的来源是肉类食物。

这时候,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了让肌酐和尿素降下来,让一个肾衰的猫咪营养摄入不足,应该吗?

觉得不应该的,可以回去看一下,我的文章,会有解说。

随着养猫的人越来越多,猫咪肾衰的病例也在逐渐增加,也许对于早期的肾衰,吃肾脏处方粮是应该的,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就是:如果您的猫咪换了猫粮后,饮食量达不到处方要求,其实它的身体出现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

(比如每天要求吃2份肾脏处方粮,刚好达到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和能量需求,但是猫咪因为食欲不佳,只吃了1份,那么摄入的蛋白质每天都是不足的,相当于在减肥),

表面上肾脏衰竭的速度在减慢,其实身体营养状况却在变差。

在这里我建议:猫咪在换肾脏处方粮的时候,不要太心急,要一点点来。如果猫咪食欲实在太差,可以给它吃米氮平促进食欲,或者换肾脏处方罐头。

当我们与宠物结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何处是终点,但是,总有一天我们要把它们送走。而让人欣慰的是:有主相送,善始善终。

有的人总是觉得,让猫咪顺其自然,生病了不用管,让它自然老死。其实,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想要摆脱责任的做法。现在无论是人还是宠物都在努力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的生活。例如,像注射疫苗,就是为了防止得病,让人和动物不会因为疫病而突然死亡。

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身体衰竭的速度也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延缓的。感情和灵*都需要一具健康的身体来寄居方能长久。

关键在于:有没有这个心,做这个事。

而不是用“顺其自然”做借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