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陈月芹张铃张英12月23日,医院的医生每场手术前都需要紧盯血浆库存,“医院是用血大户,血库相当紧张。昨天还有场手术因为同血型的血被急诊紧急调用,没有血,手术只能停了。”
随着各个城市感染和重症高峰到来,手术需求增加,但由于寒冬天气、疫情导致多数居民居家、献血主力大学生提前放假等,临床血液供应严重不足,手术不得不停摆。
“血液库存已跌破最低库存警戒线”,一场全国性的血荒正在发生。多地血液中心发出多份倡议,呼吁市民在身体健康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无偿献血行列。武汉卫健委更是直言:“不能让病患扛过了疫情侵袭,却扛不过缺血!”
据知名血液病专家、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马*统计,目前全国40个有张床位以上的血液病中心,最高缺血率在90%以上,最低也在70%左右,已经危及白血病病人和移植病人的生命,特别是这两类群体中的儿童和老年人。
跌破警戒线
血液作为挽救病患伤者生命的重要物质,唯一来源是健康公民的自愿捐献。
江苏省血液中心发出的一份倡议书提到血液紧张的原因: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街头人流量减少,无偿献血量急剧下降;二是高校陆续放假,团体献血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2月的献血量同比去年下降了超五成。而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并未减少。
12月9日,山东省血液中心紧急呼吁市民参与献血,称该中心的红细胞血液库存已经非常低,A型血的库存约是仅够临床3天的用量,O型血也只够5天,已经分别达到红色和橙色预警的状态。
血库告急之下,山东第一医院的存血主要保障治疗创伤患者和肿瘤血液病患者,若采血量不能增加改善,一旦临床患者增多,医院临床治疗将受到更大影响。
包括北京通州、云南昆明、湖北武汉等地均发出了血库库存低位预警。
12月23日,武汉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