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及误区 [复制链接]

1#

血糖监测的工作原理:

酶反应技术

葡萄糖氧化酶法:强生、拜耳、三诺

葡萄糖脱氢酶法:罗氏、拜耳、雅培

准确性和精确性

准确性:是指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患者真实血糖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精确性:是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

便携式血糖仪的维护和管理:(一)

保管与清洁

未使用时,将血糖仪放置在携带包中;

使用血糖仪和血糖试纸前,请彻底清洁双手并擦干;

勿将血糖仪暴露在过冷、热、湿、多尘和肮脏的环境中(10-40℃适宜);

不要挤压血糖仪显示屏,以免发生无法显示正确测试结果的情况;

勿清洁端口,勿让液体接触端口或按钮,勿让血糖仪进水或进其他液体;

外部可用微湿、不掉屑的面巾纸沾上温和的清洁剂(1份漂白剂兑9份水)进行清洁,然后使用不掉屑的面巾纸擦干。

2、血糖仪的校准

血糖仪需要校准的情况:

新购买的血糖仪。

启用新的试纸条。

血糖仪更换电池后。

SMBG结果与HbA1c或临床情况不符。

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

校准方法

现在多为免调码血糖仪,血糖仪自动识别编码进行校准,更方便快捷。

怀疑血糖测试结果不准确时可联系客服人员进行核对检测。

正常使用的血糖仪应每半年(6个月)进行一次校准。

3、试纸保存

1)请将检测试纸贮存于原包装瓶内,每次取出一条试纸后立刻将瓶盖盖紧,避免将血糖检测试纸暴露于空气中。

2)将血糖检测试纸储存于15℃-30℃的温度范围内。

3)未开封试纸有效期根据保存说明使用,超过有效期后请勿使用。

4)开封试纸根据原理不同、保存期限不同,例如:氧化酶法试纸保存期限为3个月。

4、更换电池

当血糖仪屏幕显示电量不足符号或是血糖仪无法开机,请及时更换电池。

几种血糖仪的比较

影响血糖监测的干扰性因素

血样来源:全血/血浆

红细胞压积血糖仪酶技术:葡萄糖氧化酶(GOD)、葡萄糖脱氢酶(GDH)

葡萄糖脱氢酶(GDH)辅酶:吡咯喹啉醌(PQQ)、*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

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干扰

采血部位的清洁程度

血滴的质量:是否残留酒精、是否弃置第一滴血、血量是否合适

技术因素:操作不当

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

SMBG反映实时血糖水平,发现高血糖,防控低血糖,评估生活事件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患者参与疾病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

SMBG帮助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便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方案

各时间点血糖的适用范围

自我血糖监测方案介绍(一)

目标人群:胰岛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

监测方法: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血糖5~7次,建议涵盖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2~3点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主要涵盖空腹、睡前血糖,必要时测餐后。

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举例

注:X:需测血糖的时间;√: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

自我血糖监测方案介绍(二)

目标人群: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

监测方法: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d空腹血糖,每2周复诊1次,建议复诊前1d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和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建议复诊前1d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

使用基础胰岛素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举例

注:X:需测血糖的时间;√: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

自我血糖监测方案介绍(三)

目标人群: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患者

监测方法: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d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2周复诊1次,建议复诊前1d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

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举例

注:X:需测血糖的时间;√: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

自我血糖监测方案介绍(四)

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短期强化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有频发低血糖症状;感染等应激状态;调整治疗方案等情况。监测方案为每周3d,每天监测5~7个时间点血糖,包括餐前、餐后及睡前。在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可以减少到交替血糖监测方案。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短期强化监测方案举例

注:X:需测血糖的时间;√: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

自我血糖监测方案介绍(五)

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方案

监测方法:餐时配对方案建议每周3d,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监测方案举例

注:X:需测血糖的时间;√: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

糖尿病治疗目标

管理目标:血糖、血压、血脂综合控制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早死率。

SMBG的局限性

针刺采血可能引起患者不适感

操作不规范可能影响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监测频率不足时,对平均血糖、血糖波动或低血糖发生率的判断应谨慎

过于频繁的监测可能导致一些患者的焦虑情绪

血糖监测常见误区:

偶尔测一次血糖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经常测

(1)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很多:饮食、运动、情绪、睡眠及所服用的药物、环境等,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

(2)偶尔测血糖不可靠

(3)仅空腹血糖达标不能算达标

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

(1)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不监测、不就医

(2)自我感觉良好时:

可能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也可能是假象:血糖水平稍高于正常,但无任何症状,此时身体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细胞和血管已受到损伤

没有必要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HbA1c水平反映近2-3个月的整体血糖控制水平

(2)降低HbA1c可明显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3)HbA1c是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只测餐前,不测餐后

T2DM患者普遍存在餐后高

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更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