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测血糖有时高有时低,但平均血糖没超过6.5就没问题,是这样吗?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混淆了很多概念。比如平常测的血糖是指血液中即时的葡萄糖含量,而平均血糖6.5是指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6.5%,并非血液中即时葡萄糖的多少。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些人会这样认为:
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查个糖化血红蛋白就知道了,只要平均血糖不高就没问题;血糖控制的好不好,只要看看糖化血红蛋白高不高就行了,血糖随时都在变,平均血糖达标了就可以了。糖化血红蛋确实是表示一段时间以来血糖平均水平的一项指标,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结合后的产物,由于这种结合是永久性的,只会随着红细胞的死亡而消失,而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天,因此这种物质一旦产生就会持续存在3个多月,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3个月来血糖的平均水平。
但也正是由于两者结合后的不可逆性,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血糖较高时,与较多的血红蛋白相结合,此时检测出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便处于较高水平;但在这种结合发生后,如果血糖降低了很多,甚至发生了低血糖,因为已经有较多的糖化血红蛋白产生,反映出的仍然是较高血糖的状态,从而掩盖了低血糖的发生。
而糖尿病的发生有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且在血糖异常的早期,低血糖发生的机率会更多,因此我国目前没有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筛查与诊断的指标,只是作为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监测来使用,正常值是小于6.5%。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虽然能反映一段时间血糖的平均水平,但却不能映这段时间以来血糖的波动变化情况,而糖尿病人或是血糖发生异常的人,由于自身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障碍,不能稳定地分泌胰岛素,往往造成血糖的上下波动,如果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就可能错过了发现血糖波动,特别是低血糖发生的机会。
总之,对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目前仍然需要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诊断标准为: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