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常规化验检查之糖化血红蛋白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02/4690927.html

糖尿病常规化验检查之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A1(也称HbA1)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是不可逆反应,其浓度与平均血糖呈正相关。HbAl有a、b、c三种,以HbAlc最为主要,血糖会因为饮食、运动等因素出现波动,而糖化血红蛋白相对稳定,反映了平均三个月的血糖水平,因此这个指标成为糖尿病病情控制的监测指标之一。HbAlc较OGTT(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简便,结果稳定,且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指南将HbAl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水平与大血管并发症(以心梗、中风等为代表)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就意味着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反,当糖化血红蛋白稳定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时,则会带来很多好处,如稳定糖尿病病情、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等,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发生风险都会显著降低。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HbAlc控制目标为7%。更严格的HbAlc控制目标(如6.5%,甚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相对宽松的HbAlc目标(如8.0%)可能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尽管进行了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适当的血糖监测、接受有效剂量的多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治疗.仍很难达到常规治疗目标的患者。

在治疗调整中,可将HbAlc≥7%作为2型糖尿病启动临床治疗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判断标准。血糖控制应根据SMBG的结果以及HbAlc水平综合判断。

通过每隔2~3个月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时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状况能帮助医生和患者都做到控糖“有数”。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科学控糖,健康生活,是在疫情期间对自己最好的防护。

虽然糖化血红蛋白有诸多优点,但是其不能反映血糖波动情况,也不能确定是否发生过低血糖。所以糖友们平时做好规律的末梢血糖监测也很重要哦!

—END—

撰稿|景贇

编辑|张海云

审核|吴爱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