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根瘤细胞内的豆血红蛋白也部分地控制着类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过程 http://m.39.net/pf/a_4496005.html

豆科植物的根瘤中类菌体有一层类菌体周膜,瘤内皮层内侧细胞排列紧密并形成间隙,两者对于保持类菌体的低氧环境十分重要。此外,根瘤细胞内的豆血红蛋白也部分地控制着类菌体氧气的需求。在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中,在与放线菌共生的瘤中有囊泡存在,这种囊泡可能与蓝藻的异形胞一样具有防氧功能。很明显,共生体系中的根瘤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氧保护系统。

在类菌体内合成的NH4+(很可能是NH4+)要从类菌体内运出来,才能参与寄主植物中的代谢。在含类菌体细胞的细胞质中,NH4+转化成谷酰胺、谷氨酸、天冬酰胺和酰脲。这些物质由转移细胞分泌到木质部,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由于生物固氮的重要性,有关控制生物固氮的环境与遗传因素的研究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凡是能增加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的因素,如合适的水分、温度、强光照和高CO2水平等都可以促进固氮作用。豆科植物与固氮生物的遗传因素也影响固氮作用的速率和产量。例如其中一个遗传因素是豆科植物的结瘤能力,它依赖于根瘤菌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由遗传控制的识别过程。为提高结瘤能力,科学工作者正在进行改造根瘤菌基因以及选择合适的寄主品种的研究工作。另外一个遗传因素是固氮酶在还原N2的同时还原H+。

由总反应式可见,固氮酶催化的反应中有1/4的电子用于还原H+产生H2。而H2被还原后逸出进入大气,这个过程使能量白白浪费。不过,大多数根瘤菌和自生固氮细菌均含有氢化酶,该酶将H2氧化成H2O,这一过程推动由ADP和Pi合成ATP的反应。有研究表明,与具有较高氢化酶活性的根瘤菌共生的豆科植物(如大豆)的产量比与无氢化酶活性的根瘤共生的稍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