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糖角妈妈
上个月,带着糖角去化验血常规,发现血红蛋白值偏低,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不会随我也贫血吧。还好这次复查的时候,血红蛋白指数恢复正常,我才算是松了口气。
虽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儿童贫血的状况并没有随之大幅减少。很多家长认为,我家孩子吃得很壮实,比同龄人长得高又壮,贫血肯定不会盯上娃。
实际上并非如此,贫血主要是体内缺少了某种物质而引起的,症状表现和贫血程度、贫血类型有关。
有些孩子轻度贫血时,基本处于隐性状态,很难被家长察觉,但是从血液检查结果,就能看出有贫血的症状,需要开始补充所需的微量元素了。
而中度贫血,则会表现出浑身乏力,黏膜苍白,如眼睑、嘴唇。蹲下起身后、早上起床时,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
重度贫血就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了,否则可能会引起生命危险。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患的是缺铁性贫血,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素减少。孩子体型上的胖瘦和是否贫血没有关系。
生活中,妈妈们常常会忽视下面2个问题,而这正是造成孩子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不及时发现采取措施补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记忆力下降、学习障碍,智力减退等。
1.饮食不均衡
食物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很多家长对某种、或某几种食物有强烈的偏好行为,比如,认为肉类更有助于长身体,骨汤含钙高,牛奶营养全面等等,这些食物频繁被孩子获取后,就会出现营养失衡。
热量、蛋白质太多,而水溶性维生素和叶酸的摄入则会减少。
含铁食物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瘦肉中,但是铁的吸收需要维生素C的辅助,如果孩子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较少,就会影响铁的吸收,增加贫血的可能性。类似绿叶蔬菜、猕猴桃、柑橘、西红柿等蔬果要多吃哦。
2.营养异常丢失
除了均衡营养,另一个容易被妈妈们忽略的情况就是——营养异常丢失。
比如:孩子饭量正常,营养搭配也合理,但就是明显的增长缓慢,消瘦,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那么可能和胃肠疾病、食物过敏有关。
当孩子出现腹泻症状后,即使症状消失,看似恢复正常,但肠胃仍然处于脆弱的阶段,需要大概2周的时间,胃肠功能才能恢复正常。
这期间,家长就要避免让孩子食用难消化、刺激的食物,避免造成慢性腹泻。另外,过敏体质的孩子,在饮食上要更加注意,致敏性高的食物,如蛋类、海鲜、大豆、坚果、芒果等,要少量食用,观察无异常再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