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出现后意味着肾小球受损了,如果进一步尿蛋白定量超过1g表明肾功能出现明显损伤,必须要及时用药抑制住肾脏内的炎症反应,以免加速恶化下去
多数类型肾病通过“免疫抑制疗法”即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剂可以将尿蛋白降下来,同时在配合降压药尤其是RAS阻滞剂及抗凝治疗,再加上对肾脏的调理,病情往往能得到有效控制。
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在治疗后虽然尿蛋白有所下降,但却难以彻底好转,尿蛋白长期处于1+,定量在0.5-1g之间,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怕病情反弹了甚至加重了。
那么,尿蛋白1+究竟还需要继续治疗吗?
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病理类型表现也不同,如多数膜性肾病患者早期可能蛋白尿高达数十克,积极治疗后大多能降到1g以下,有些病友也能降到0.3g以下,对应的尿蛋白1+,但也不需要担心,此时尿蛋白对肾功能影响微乎其微,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可以。
如果尿蛋白降下来但没有彻底转阴,以免病情复发,肾友还需要注意这3点!
1、缓慢减药,病情更稳定尿蛋白1+表明丢失的蛋白已经很少了,不会对肾功能造成太大威胁了。但不意味着可以马上停药,尤其是对服用激素类药物的肾友们,应该逐渐停药,缓慢减量,让肾脏缓慢适应,更有助于维持肾功能的稳定。
一般激素减量建议先是半片开始减,再一片一片开始减,减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监测尿蛋白的情况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以稳为主,不求快。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友减药时长或有不同,有的长则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快的3个月甚至更短就可以,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这点一定要注意。
2、低蛋白饮食,有助于转阴如果迟迟没有转阴,肾友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减药的同时要配合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的负担。不要觉得尿蛋白降下来了,就又恢复原来的饮食习惯,开始大吃大喝。肾功能受损后无法逆转,指标恢复不代表肾脏细胞完全恢复,仍需要小心护理。
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维持尿蛋白处于较低水平,肾功能长期稳定的方法之一。
3、重视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因素尿蛋白只是影响肾功能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还有一些其他指标也会影响病情的变化,因此要保持肾功能整体稳定,降尿蛋白持续维持比较低水平,也不能忽视这些指标,如高血压、血钾、血红蛋白等等。
降蛋白治疗不仅仅是单一的降低指标,更有重视系统性控制病情,每项指标都是互相影响的关系,全面控制才是预防肾衰竭的关键。
对照看看,你哪方面没有做好?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