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降糖也需要量体裁衣
TUhjnbcbe - 2024/10/12 17:16:00

案例分享

78岁的王爷爷今年体检被确诊为糖尿病。严以律己一辈子的王爷爷在血糖控制方面更是严格,要求每次血糖都控制在正常范围。近期家人发现王爷爷脾气暴躁、容易激怒。有一天,王爷爷突然昏倒在地,幸好家人及时发现,医院一测血糖1.8mmol/L,原来是“低血糖昏迷”了。

降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虽然都是糖尿病患者,但不同的人群,降糖目标是不同的。降糖也需要“量体裁衣”,否则在降糖路上就会误入雷区。

1、血糖是降得越低越好吗?

对糖尿病人群来说,血糖控制的越好,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死亡率越低;对糖尿病患者个体来说,血糖控制的越好,糖尿病病情就能控制的越好,慢性并发症发生的也就越晚。

但这并不是说“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血糖控制的越严格,随着血糖值的下降,低血糖风险会逐渐增加。而低血糖可以诱发心脑血管患者心脏和大脑缺血,造成心肌缺血或脑梗死,甚至昏迷和死亡。

所以,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要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降糖目标,降到这个目标范围才是最合理的。

2、血糖的正常范围就是血糖的控制目标吗?

血糖的正常范围: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这是大部分成年人的降糖目标。

但血糖正常范围与血糖的控制目标并不都是一样的,一些伴有特殊病情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就不必一定达到正常范围,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3、影响血糖控制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血糖控制目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为高龄老年、独居、伴有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伴有心脑血管病变、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伴有精神或智力障碍、预期寿命小于5年(如癌症患者)、不能正常或按时进食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重症监护室患者。

伴有上述因素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较宽松。

4、不同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什么?

首先要依据病情对不同人群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具体分为3层:宽松、一般和严格。

各层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不同的:

一般控制:空腹血糖(FBG)或餐前血糖(PMBG):6~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0mmol/L。

宽松控制:FBG或PMBG:8~10mmoL/L;2小时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12mmol/L。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3.9mmol/L。

严格控制:FBG或PMBG:4.4~6.0mmoUL,2小时PBG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6~8mmol/L。

唯有坚持量体裁衣、因人而异的个体化降糖,才能保证在不发生低血糖的同时控制糖尿病病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这才是最合理的降糖之道。

作者介绍

王敏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诊疗安全与费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1
查看完整版本: 降糖也需要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