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慢性肾病进展的危险性并不是血肌酐有多高医
TUhjnbcbe - 2024/10/16 16:34:00

有些人说,血肌酐忽然升高便是尿毒症征兆!

但是这并不十分精确,血肌酐的确能体现肾炎患者的肾脏功能情况,当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迟缓降到15ml/min以下或血肌酐慢慢涨到μmol/L之上时,就能确诊为尿毒症。

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两个关键的字眼,是“血肌酐忽然升高”和“尿毒症”。

在其中血肌酐忽然升高,说明就是因为急性因素引起的血肌酐升高,即是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

尽管“血肌酐忽然升高”与“尿毒症”当中都是有血肌酐升高,这两个病的病症看起来是有共通之处的,但是却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其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另一个乃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

并且,绝大部分慢性肾衰与尿毒症,并非由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发展而来。但也有些状况以外,如当时已经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比较严重环节,其基本肾脏功能早已比较差,即基本血肌酐已经非常变高,这时若再发生血肌酐忽然升高,就会很容易发展为尿毒症。

因而,血肌酐忽然升高,大多数并不全是尿毒症征兆。如下所示这四种状况,才算是慢性肾脏病向尿毒症慢慢进展的征兆。

1.血肌酐缓慢升高,或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

与血肌酐忽然升高反过来乃是血肌酐迟缓升高,这通常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征兆。

也许在较短时间内(如1-3个月之内)看不出来血肌酐有显著升高。可放到长时间内(如3-5个月之上),就会发现血肌酐要在缓慢增涨。

有一些慢性肾脏病进展征兆体现为上血肌酐,可有一些慢性肾脏病(如长期素食、体型消瘦及女士患者)进展征兆可以不用体现在血肌酐上,反而是体现在肾小球滤过率(GFR)或肌酐清除率(CCr)上,这就说明血肌酐的水平一直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肾小球滤过率或肌酐清除率依然在迟缓降低,那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征兆。

因而,留意病况转变,不但要查血肌酐,并且还要检验或估计其肾小球滤过率或肌酐清除率,以及早发觉慢性肾脏病进展征兆。

2.从未有过失血过多,可患者的贫血情况却越来越厉害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就会发现慢性肾病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红蛋白降得越快,

也就是说贫血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肾病患者在没有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或失血过多,并且也消除了血液疾病及危害造血系统的其它病症(如狼疮性肾炎)等情况时,就要注意是不是有可能出现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情在进展成慢性肾衰竭。

肾病患者之所以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是因为肾脏功能构造损害比较严重时,会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代谢不够,继而引发贫血。

这种贫血一般称之为“肾性贫血”。因此,肾病患者必须定期检查血红蛋白情况便于观察病情是否出现了进展。

3.长期服药尿蛋白持续上升,如今不吃药尿蛋白反倒不太高了

对于慢性患者在肾病早中期时,会出现大量尿蛋白,一般来说服用药物后会出现降低,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属于“顽固性蛋白尿”,换句话说就是服了药物也降不下来。

但是,我们今天说的情况是慢性肾病患者在肾病发展到后期时,会出现哪怕不用药物辅助降低尿蛋白,尿蛋白也会出现降低的情况。

这是因为,肾病患者在肾病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比例却会越来越高,这一比例会逐渐从10%再涨30%,猛涨到50%直到75%,当这一比例再高到一定程度时,在没加用降蛋白药物的情形下,患者的尿蛋白反倒会逐渐降下来。

换句话说,当患者的肾小球硬化占比过高时,在危害身体排毒的前提下,尿蛋白也漏不出来了或漏出来降低了。

因而,在没有长期服药的情形下,原本一直居高不下的尿蛋白反倒逐渐降下来的话,有可能是肾病进展的征兆,需要引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肾病进展的危险性并不是血肌酐有多高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