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为家里有些烦心事,曹先生整日愁眉苦脸,没有心情吃饭,可每天治疗糖尿病的药却没调整用量,结果在昨天中午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医院,经抢救脱险。
糖尿病病情与情绪、饮食等息息相关,患者在有感染、恶心呕吐、腹泻、进食减少等情况下,需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以防发生低血糖,导致不可逆转的脑细胞死亡等危险。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年轻患者高、危害大,应予以加倍重视。下面就给老年糖友们详细说说该如何防范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控制目标需个体化
血糖管理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追求与自身状况不符的低水平势必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反而对健康不利。《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的专家共识()》推荐,老年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设定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7.5%;对于健康中度受损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8.0%;对于健康状态差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9.0%;对于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若预期寿命5年,HbA1c可控制在9.0%,若预期寿命较长,HbA1c可控制在7.5%左右;糖尿病病程15年、曾经发生过无感知性低血糖、有严重伴发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建议将HbA1c控制在7.0%~9.0%。
科学选择降糖药
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更应兼顾疗效和安全性。首次应用需从小剂量起步,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和不良反应,逐渐增加剂量。双胍类(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酮类和SGLT-2抑制剂这4类降糖药,单独应用时不会引发低血糖,联合应用不会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DPP-4抑制剂单独应用或与上述降糖药联合应用不会诱发低血糖。因此,新诊断或病程较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首先选择上述药物。但要注意,α-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治疗时,可能发生低血糖,且一旦出现低血糖,无法通过进餐加以应对,必须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若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需要应用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时,需用量适度,并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