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张大妈今年68岁了,从国企单位退休之后便过上了安稳的老年生活,张大妈年轻的时候就注重保养身体,与朋友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学到了很多养生知识,每隔一段日子就去看中医,医院体检的情况,身体一直保持的不错。
上一年体检意外检查出血糖值达到了7.4,超出了标准值,最后被确诊为高血糖,这可让张大妈瞬间慌了神,害怕自己患上糖尿病,张大妈开了降糖药,还叮嘱他回家之后一定要调整饮食习惯,戒掉大鱼大肉,远离香烟酒精,张大妈自此开始了漫长的降血糖之路。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血糖控制得比较好,有一次早上出门和老伴去公园遛弯,刚走了没两步,突然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在地,幸好老伴反应及时将她搀扶住,帮助她走到了公共座椅上休息。通过这一件事情张大妈认为肯定是自己的血糖又升高了,赶紧回到家之后赶紧测了测,结果让她难以相信,血糖值非但不高,反而有些偏低。
张大妈当时想的是,医生只是让我保证血糖不再升高,因此只要血糖不再超标就行,低了总比高了强。直到有一天晚凌晨,张大妈夜晚上厕所时起身过猛直接晕了过去,幸好家人发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对张大妈你的血糖值才3.6,太低了,是低血糖现象,这样的血糖值肯定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张大妈好奇的问医生,像我们这些中老年人,血糖不应该是低了才好吗?为什么血糖偏低身体还会出现毛病?
医生听完张大妈的话之后有些哭笑不得,赶紧解释,血糖高了确实对身体健康有害,但是过低也是不行的,在合理范围之内才可以,这么像您这种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血糖控制在7.0~9.0之间是最好的,控制的太低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张大妈听完医生的话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无知导致了如今的困境。
张大妈回到家之后按照医嘱调整了自己的降糖方案,如今血糖已经稳定的非常好了,头晕目眩的情况很少出现了。
血糖的标准不再是“3.9-6.1”了?这个范围内,或许你的并不算高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血糖的标准数值一般是在4.0~6.1之间,近十几年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技术、医疗手段的进步,医学上对血糖的标准又有了新的范围,如下表格:
空腹血糖高低的判断标准: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3.9-6.1mmol/L
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6.1-7.0mmol/L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需要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能够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但是大部分仍无法将血糖控制在正常人的血糖标准范围内,因此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以下标准范围内即可:
空腹血糖在7.2~8.8mmol/L之间
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8~11.1mmol/L之间
糖化血红蛋白在7~8%之间
如果身体有这几个异常表现,说明血糖已经超标了,请注意起来
1、极度口渴。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产生极度口渴的生理现象。
2、尿多,24小时可达20多次,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粘。
3、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在未经过激烈运动时也会感到心跳速度明显比以前快速,呼吸困难。
4、在生活中经常恶心、干呕,腹部偶有胀痛、不消化等症状。
5、厌食,食欲大减,体重明显比原来轻,虚弱无力,做事情用不上力气。
怎样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1、调整饮食结构
在日常饮食中,糖分、食盐的摄入量一定要严格限制,尤其是油炸类食物、烧烤以及肥肉,要避免食用。蛋糕、甜品以及含糖量很高的水果也要尽量少吃,另外像盐之类的食物、经过深加工的食物也不要吃,只有管住嘴才可以将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之内。
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的食物都应该适量搭配,保证营养均衡,适量吃低糖水果,如果体重超重,那么一定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过度肥胖是各大慢性病的一大诱因。
2、控制体重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是否合理,对于血糖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大量资料显示,体重超重或肥胖以及体重过轻或过瘦都不利于对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积极运动锻炼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多运动锻炼,对控制血糖水平大有帮助,比如打太极、跳广场舞等锻炼方法,可以提高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对身体起到整体调节作用。相关研究发现,而且糖尿病患者练太极拳还能够减缓糖尿病引起的机体功能衰退,对肥胖患者的效果比较显著
体质较弱、身材消瘦的人,运动方式要采取慢走、瑜伽等方式,这些运动比较舒服,有氧运动不会给心肺带来太大的负担,同样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4、避免熬夜,保持好的睡眠
要想稳定血糖水平,远离高血糖的困扰,在平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熬夜刺激交感神经导致机体过于兴奋,血液中的血糖快速升高,还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的分泌受到抑制。
另外,长时间熬夜还容易患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一定要做到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物钟,血糖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血糖值过高会患上糖尿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5、远离酒精
饮酒是糖尿病患者的大忌,因为在饮酒期间酒精会导致胰岛慢慢氧化,进而造成损伤,导致胰岛细胞死亡,致使胰岛功能严重受损,一旦胰岛功能出现障碍,分泌的胰岛素就会缺乏,血液中的血糖就变得难以控制,诱发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你的血糖水平是否偏高,有什么降血糖的小妙招呢?不妨在下方留言。#健康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