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几个之前的同事去吃烤肉,聊的主题基本上都集中在之前碰到的各种病人身上,这可能也是医生聚会最容易产生共鸣的话题。
这时候段子手郝大夫聊起了两个话题,一次值二线班,在分诊台坐着,来了几个小姑娘都是表现为身上瘙痒、皮疹,护士麻利的分给皮肤科就诊。不一会皮肤科医生就气呼呼地过来了,哪有过敏也互相传染的,还是你们内科看看什么情况吧。追问之下都是饭店服务员,是一起吃了过期的海鲜导致的食物中毒、过敏,来之前还呕吐过,也没让她们挂号,让去门口药店买了扑尔敏口服,很快就缓解回家了。
接下来这个群发事件,大家其实都印象很深刻,但是郝大夫的回忆方式还是让我笑喷了。当时正在抢救室看病人,突然呼啸着一起送来5个病人,挤到一起,一下子抢救室就热闹了。虽然是很严肃的事情,但是当时看到病人的时候,郝大夫差点乐了。用他的原话就是,当时第一感觉就是来了一群“阿凡达”,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场面。
这个颜色的
当然这肯定不是拍摄电影,对于急诊医生来说,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这个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特征性表现就是患者的黏膜是蓝色的。这是因为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而使身体缺氧,呈静脉血管的颜色,就是蓝色。专业描述是紫绀。#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1、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腹痛和腹泻;2、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休克;3、作为氧化剂将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从而引起组织缺氧,这个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短,一般1-3小时内发病,吃得越多发病越快。症状就是以紫绀为主,口唇、指甲下最明显,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等表现。严重的会昏迷,死于缺氧多脏器衰竭。
亚硝酸盐中毒常见于两种情况,一是误服,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几乎和食盐一模一样,在饭店和工地经常被作为防腐剂使用,容易拿错。所以误服最容易发生在饭店或者工地,而且集体发病居多,我就碰到过两三次,每次都是3个人以上。这次5个人都是工地上的,就是把亚硝酸盐当成食盐误服了。二是所谓的“肠源性青紫”,比如胃肠功能紊乱时,胃肠道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食入富含硝酸盐的蔬菜,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多见于儿童。另外一些叶菜,如菠菜、大白菜、韭菜、芹菜等含有较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中毒口唇黏膜紫绀
一定要吃新鲜的菠菜
亚硝酸盐中毒后首要的就是吸氧,还应及时催吐、导泻或者洗胃。紧急联系去医院,特效解毒药为美蓝(亚甲蓝),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以每公斤体重1-2mg静脉推注。同时用高渗葡萄糖提高血液渗透压,能增加解毒功能并有短暂的利尿作用。其他像能量合剂、维C等支持治疗。下图是美蓝,不要看到这个颜色以为是以毒攻毒,它主要是作为还原剂来使用的。
美蓝
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2~0.5克,致死量为3克,家里常见的含有亚硝酸盐比较多的食物有这么几类:1、加工的肉制品,如熏肉、腌肉、火腿肠、腊肠等;2、久煮的蔬菜也会产生亚硝酸盐,比如,涮锅时久煮的蔬菜;3、不新鲜的食物,尤其是不新鲜的蔬菜,比如菠菜、大白菜、芹菜等,所以家庭里不要贮存太多绿叶蔬菜,不要放在高温处。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煮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等等;4、剩菜剩饭、各种凉拌菜,尤其是隔夜饭菜,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剩饭菜不要留太长时间,不仅是细菌滋生,也会产生亚硝酸盐;5、腌制蔬菜在8~14天时也有一个亚硝酸盐高峰,以后又逐渐降低,所以腌菜,最好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或者马上就吃,腌菜时选用新鲜蔬菜等等。
我们从公开的报道看,亚硝酸盐中毒其实时有发生,很多都是儿童,就是因为小朋友耐受性差,另外亚硝酸盐也是2A类致癌物,所以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但是我们也不要谈“亚硝酸盐”而色变,科学界一直有一个词,叫作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水喝足够多也能中毒。其实日常生活当中很多食品和蔬菜其实都是含亚硝酸盐的,也被当作食品添加剂使用,只要不超过规定剂量,就是安全的,不应该过度恐慌。
我是王明轩医生,会经常和大家聊一些医学知识,希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