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的人要“戒嘴”,五个“饮食误区”,最好一个也没有。血糖偏高的人渐渐增多,虽然,血糖偏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无论如何,血糖偏高了,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要“戒嘴”。
所谓“戒嘴”,就是饮食方面的问题:某些类型的食物不能吃,或者要少吃,比如糖;有些食物却是可以多吃点的,比如一些粗粮、果蔬之类。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于是,有的朋友只要发现血糖有点偏高了,“戒嘴”立即就做得很“到位”。虽然,血糖偏高、糖尿病人的饮食,确实需要慎重对待。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矫枉过正也是不正确的。如下五点,是很多血糖偏高人“戒嘴”时常犯的“误区”:
1、不甜就能随意吃:有的人认为,血糖高嘛,糖肯定是不能吃的,这一点没有错。比如一些专用的咸味面包、咸味饼干,或者糖尿病专用的“甜味食品”,它们的不甜确实不含糖或很少糖,基本可以随意进食。
但是,他们认为“只要是不甜的,就可以随意吃”。比如很多高淀粉食物,虽然一开始吃不甜,但淀粉经过消化酶消化,很快就变成糖了,随意进食这些“不甜”的食物,血糖会如何变化,答案也不言而喻了。所以,很多不甜的食物,比如米饭、馒头,最好计算一下总热量,控制它们的摄入量;
2、尽量少吃主食:我们中国人的主食,一般以米饭和面粉为主。有部分人认为,血糖偏高之后,主食也要少吃,甚至越吃得少越好,有的人甚至长期只吃很少量的主食。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主食吃得太少,总热量肯定不足,于是,机体便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替代,慢慢也就出现营养不良了;
三诺电子血压测量仪家用量高血压仪器测量计高精准血压血糖一体机淘宝月销量¥¥购买其次,主食吃得太少,其它零食必然就要增加,于是,脂肪的摄入就会超标,对身体的影响可能还超出正常进食主食的程度。
3、吃多了,“加药”就行:有些血糖偏高却又管不住嘴的人,面对美食的抵抗力几乎为零,亏了啥也不能亏待嘴和胃。他们有一种侥幸心理:暂时先吃着,大不了再多吃点药就行。这种心理是非常错误的。在他们粗糙的理解里,认为吃多了食物,多吃点降糖药就把吃进去的能量“泻”出去了。
其实,降糖药本身并不降糖,而是影响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一边放开肚子吃,一边多吃降糖药,医生交代的“控制饮食”形同虚设,表面上似乎把血糖控制在一个水平,其实,大大加重了胰腺的负担。要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可不是唬人的。
4、只吃粗粮不吃细粮:相对来说,现代人有一个“共识”:吃粗粮更有益健康。确实,无论血糖是否偏高,适当吃点粗粮,不但能帮助消化,也有一定的降糖降脂的作用,但注意只是“适当多吃”。
如果只吃粗粮完全不吃细粮,粗粮粗粮嘛,必然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还会影响营养的吸收,长此以往,营养不良就出现了,这也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因此,无论粗粮还是细粮,都应该讲究均衡膳食。
5、控制正餐,零食不限:有的血糖偏高的人,一日三餐的“正餐”注意得很好,无论是选择的食物还是食物的数量,都得到不错的控制。但是,因为肚子饿,或者其它交际、习惯等原因,正餐控制了,零食却“补了缺口”。
比如一些瓜子、花生、小吃、休闲食品等等,这些零食,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油脂,有的甚至还是高热量的。于是,虽然正餐没多吃,实际摄入的热量却有增无减,这对控制血糖也是很不利的。
总之,血糖偏高之后,饮食的控制,也就是“戒嘴”,确实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淡上述五个认识上的“误区”,要不就是矫枉过正,要不就是理解偏差,最好一个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