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降糖药,一天测三次血糖,并发症还是来了,尿蛋白、手脚麻、视物模糊、神经病变,甚至冠心病、脑梗都来了!有的糖友干脆“自暴自弃”干脆不治了。
为什么我们已经尽力了,还是抵不过疾病的侵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降血糖到底有没有意义?简单点说,如果我们把并发症比作一堵墙,那么血糖就是其中的沙子,就算我们把它控制到最少,还有水泥、砖头、砌墙的人,每一个都是形成这堵墙的危险因素,只有多方防控才能把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
面对凶险的糖尿病,我们要明确6个“敌人”!
糖尿病作为一种综合代谢类疾病,除了高血糖,导致我们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发生病变的危险因素还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血凝、高体重。
每一个指标控制的目标和控制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一次说明白!
1.血糖:包括5项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低血糖。
具体指标: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年轻、没有并发症者,尽量控制在6%以内,老年人、病史较长、有低血糖风险,或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可以放宽到8%,甚至是8.5%);血糖上下波动控制在4.4mmol/L以内;最低血糖不要3.8mmol/L。
2.血脂:包括4项指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
具体指标:总胆固醇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男性1.0mmol/L,女性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有心血管疾病者1.8mmol/L,没有心血管疾病者2.6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3.血压:年轻和病程短的糖友,血压/80mmHg;老年糖友,血压/90mmHg。
4.尿酸,一般患者尿酸mmol/L;有痛风石、痛风反复发作的糖友尿酸mmol/L。
5.血凝:有心血管疾病史的糖友,应日常服用阿司匹林;50岁以上的糖友,如存在其中1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或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但无明显出血风险,可服用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服用氯吡格雷替代。
6.体重:体重指数24(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
上面6个指标,每一个不达标,并发症的风险都会增加一层,所以一定要综合调理,光盯着血糖这一项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指标改善除了靠医生指导和药物控制,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从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多方进行调节。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倡导推行慢性病的日常健康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弥补传统医疗方式缺乏针对性和长期性的不足,越来越多的糖友加入了“健康管理”队伍,得到了单纯的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
公益解答血糖疑问您是否降不下来?
怀疑药用得不对?
不知道怎么靠吃饭、运动来降糖?
广州市二型糖尿病研究所《精编控糖科普大全》,教您学会合理用药、饮食、运动,让你不花钱也能控好血糖!控糖资料限时免费领取。
领取方法: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