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生酮饮食与慢性疾病的辅助疗法
TUhjnbcbe - 2020/12/21 16:48:00
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生酮饮食(ketogenic-diet,简称KD)是一种以脂肪所占的比例最大、碳水化合物比例低、蛋自质及其他营养素比例适宜的配方饮食。生酮饮食的能量来源比例为60-75%来自脂肪,15-30%来自蛋白质,5-10%来自碳水化合物。早在年,生酮饮食首次用于治疗儿童癫痫,因为生酮饮食模式的能量供给主要来自脂肪,脂肪在体内的代谢有两条途径,一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是产生酮体。当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时,脂肪的代谢就以第二条途径为主,产生的酮体穿过血脑屏障以后,在脑部可以发挥抗惊厥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医学中,生酮饮食模式配合药物治疗癫痫病仍有一席之地。从此,生酮饮食开始进人人们视野,并广泛应用于某些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肥胖、高血糖、糖尿病、肿瘤、哮喘等是现代流行的慢性病。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生酮饮食不仅有助于体重控制,还能够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节体内炎症反应,且大部分研究认为短期生酮饮食不会引起重大的健康问题,但生酮饮食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同时鉴于人体的个体差异性,不同个体对于生酮饮食的实际效果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亦有很大的区别。毕竟生酮饮食与世界各国推荐的膳食指南推荐的合理膳食有很大差异,属于严重营养失衡的一种饮食模式,长期的生酮饮食容易引起如下不良现象。

“酮”中*。脂肪代谢生成的酮体在血液中过量蓄积,就会引起酮症酸中*,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带烂苹果的味道、脱水、休克、头痛、头晕、嗜睡,严重者则会出现昏迷、大脑缺氧等表现。短期执行生酮饮食的人会出现虚弱、脱发、失眠、易怒、暴躁等表现,长期执行生酮饮食还可能会增加肝硬化、肾结石、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风险。

营养不良。生酮饮食因为碳水化合物类很少,势必带来饮食营养不均衡、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长期保持而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饮食中脂肪占据如此高的比重,势必带来饱和脂肪酸摄人过量的风险。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饱和脂肪酸最好控制在总膳食热量的7%-10%以下,否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生酮饮食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局限性也需要被不断突破,提高耐受性和依从性是生酮饮食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前提。为此研究者对生酮饮食做了以下改良,以便发挥积极作用。

传统生酮饮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通常低于50g/天,而脂肪摄入量却是碳水和蛋白质的4倍。改良后饮食方式,基于“高脂低碳水”的原则,适量放宽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使用限值,同时丰富饮食的种类,较经典生酮饮食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可接受度。

生酮饮食禁忌证。

代谢禁忌:*碱缺乏症,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I或II缺乏症、肉*碱转移酶II缺乏症、β-氧化酶缺乏症、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中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叶淋病。

一般禁忌:胰腺炎病史、活动性胆囊疾病、肝功能损害、脂肪消化障碍、肾衰病史、怀孕和哺乳。

相对禁忌:严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肝功能、肾功能损害,高脂血症,泌尿系统结石,正在感染或者体质极差的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酮饮食与慢性疾病的辅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