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糖化血红蛋白高血糖高是病吗如何治疗医生
TUhjnbcbe - 2020/12/27 19:15:00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都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也都是高血糖的诊断标准。

这两个指标不论哪个超高都可以成为高血糖。

那么,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如何降下来呢?

能确诊是糖尿病吗?

想必大家都很关心这一类的问题。

那么,魏主任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看完了,大家也就明白了高血糖怎么回事了!

{

糖化血红蛋白

是什么?

}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的结合物,是监测糖尿病的“金标准”。

我国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1~2个月的整体血糖的平均综合情况,对血糖高和尿糖波动较大的患者,有独特的诊断意义。

对于糖友来说:

当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6.5%时,一般认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如果大于8%(包括8%)则意味着糖友,需要加强血糖控制。

所以,很多糖友“血糖控制”的效果很不理想,主要是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达标。

这表明以往的饮食结构、运动及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

血糖

是什么?

}

血糖是指正常人血液内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

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

但身体正常状态下范围在3.9~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为4.4~7.8mmol/L。

血糖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来源于食物的,淀粉、蔗糖、果糖、乳糖等经胃肠道的消化作用转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入血液成为血糖;

二是,储存于肝脏中的肝糖原和储存于肌肉的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

三是,非糖物质即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分解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通过糖异生作用而转化成葡萄糖入血。

单测血糖来判断糖尿病,会造成部分漏诊和误诊。

{

吃太多高糖食物

如结果会这样?

}

糖类吃多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必然会升高。而且对于含糖饮料和水果、吃多了,可以导致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同时,如果富含淀粉的食物,比如说像大米、白面、土豆等摄入过多,也会明显导致血糖和糖化血红蛋升高。

其实,不管是血糖升高,还是糖化血红蛋升高,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给糖尿病人带来代谢异常。

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种:糖代谢紊乱-高血糖和糖尿。

血糖过高可经肾脏排出,引起糖尿,并产生渗透性利尿。有些老年患者,不但血糖升高,同时伴有肾功能障碍、糖尿病酮症酸中*、高渗性高血糖昏迷等。

第二种:脂类代谢紊乱-高脂血症、酮症酸中*。

糖尿病时,脂肪分解加速,使大量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肝脏,会造成脂肪肝、高脂血症、酮血症、酮尿症严重时可发展为酮症酸中*。

第三种:体重减轻和生长迟缓。

胰岛素是一种以促进合成代谢为主的储存激素。

当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均下降,可见体重减轻,糖尿病患儿生长迟缓的现象。

第四种: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异常等并发症。

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影响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并导致血脂和血黏度增高,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变。

此外,它还会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从而诱发肾病、眼球晶体被糖化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末梢循环障碍引起足部病变等。

此外,联合用药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监测肝功,避免肝损坏的叠加和加强作用。

{

糖化血红蛋白血糖

怎样降低到正常水平?

}

看过上面的文章,了解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来源,想要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

最常见的是两个方法:第一,就是非药物疗法,实施健康的运动、饮食、生活方式;第二,就是药物疗法,服用降糖类西药、注射胰岛素或者中药方剂。

第一种方法,高糖类食物要尽量戒掉。

饮食中注意糖的摄入,不要贪吃太多糖类食品。

除此之外,就是要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对体重进行一定的控制,这些做法对于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血糖都很关键。

第二种方法中,服用降糖类药物十分关键。

如果说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不理想,可以说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的基础就是使用降糖类药。

比如,大众常口服的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等降糖药;注射的速效型、长效型...胰岛素;中药对症配伍的降糖方剂。

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如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建议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糖尿病

患者病例

}

-“气阴两虚”的诊断与治疗-

彭某某,女,53岁,糖尿病发现3年余

年6月12初次就诊。

一身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白形肥,口渴不甚明显小便数多而色清白,舌白质嫩且润,脉象濡软,按之缓大而虚,血糖mg/dl,尿糖+~++。

辨证:气阴两虚、中阳不足,宜用益气补中、养阴补肾法并举。

我在方中重用*芪益气,沙参、麦冬、五味子、丹皮枣仁与*芪合用益气生津,配伍杜仲、川续断、补骨脂、桑寄生平补肝肾,同时加入焦三仙、水红花子助消化、运三焦,使补而不滞...,方十剂先探病。

药后气力有增,脉仍濡软,舌白苔润,再以前法进退,调配金樱子、芡实米、生熟地滋阴添精、理腰膝乏力。方十剂,继续煎服。

依上方服药后自觉精力较前太增,诊脉仍属孺软,按之已觉有力,舌白苔腻,根部略厚,仍按前方加减服药。

治疗半年,血糖降至mg/dl,尿糖转阴,各种症状患者自觉基本消失。

:本患者据证辨为气阴两虚。以生脉散为主方,治以益气养阴与补肾补中,同时重用生*芪、生地、苍术...降血糖以搭配,常服以图本之治。

总之,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基础,还是要少吃、多运动、控制体重,同时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化血红蛋白高血糖高是病吗如何治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