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树岩
编辑
梦雪排版
Janice设计
Naya
阅读信息??
难度:★★★☆☆类型:循环运输失衡字数:4,
编者按:
心脑血管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十分重要!功能医学医生网编辑整理了除临床常见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外,部分与心血管发病相关的指标及功能医学辅助干预,共分两期与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临床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见表1):包括五种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三种不可防不可控的危险因素。
可改变的因素
不可改变
的因素
生理或生化因素:
_年龄
高血压
血脂异常包括:总胆固醇过高
(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
甘油三酯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
性别
家族史:
早发冠心病
个人史:
已患冠心病
易感基因
超重/肥胖
高血糖/糖尿病
生活方式:
吸烟
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
缺少体力活动
过量饮酒
社会心理因素
表1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五种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就冠心病而言,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是非高血压病人的5-6倍。
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
糖尿病以及糖耐量的异常: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更大。
肥胖或超重:肥胖可以导致心脏负担增加,使血压升高,导致糖耐量的异常,使血脂升高等,这些都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可以使患者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这就会导致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携带和释放能力大大降低,导致全身缺氧、心肌缺氧,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
三种不可防不可控的危险因素:
性别、年龄、家族史
性别:女性尤其是正常月经期间的女性,不容易发生冠心病。月经期的年轻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比较高,这是天然的保护剂,也是天然的扩血管药和降脂药。
年龄:冠心病相对来说是一个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但是,目前社会冠心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家族史:如果双亲在50岁之前就被明确诊断了冠心病,子女冠心病的发生率将会增加5倍。
目前,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临床医生通过降压、降脂、控制血糖,及戒烟、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大大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尽管如此,临床中一半死于心脏病的女性胆固醇水平正常,还有很多其他的风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需要引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