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医学指导: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尹小菁
不少人以为,只要糖化血红蛋白能够控制在6%以下,就万事大吉了。
专家提醒,除了糖化血红蛋白,指尖血糖值也是反映血糖变化的重要一环,不能掉以轻心。
谭叔就是这样,踩“雷”了……
谭叔是一位老糖友,但其实谭叔平时并没有好好测血糖,饮食也没太控制。近期复诊后,检查得知,糖化指标只有5.8%,谭叔感觉非常开心。糖化达标让谭叔对血糖的控制放松了警惕,结果,前段时间谭叔就因低血糖险些昏迷。那么,谭叔的血糖控制得如何呢?
“糖化”太高、太低都不行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通常情况下,糖友的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为正常。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尹小菁指出,在临床中,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在4%~6%之间为正常,糖尿病患者允许在4%~7%之间。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则意味着过去三个月血糖水平偏高,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否则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很可能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
而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低于4%,则意味着在过去三个月里,患者很可能出现反复低血糖的情况,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监测低血糖发生的时间与原因,并积极纠正。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糖化血红蛋白是在四点多,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尹小菁指出,糖化血红蛋白毕竟是一个平均值,反映一段时间的血糖总体情况,并不能具体到时间点,所以在临床中,想要更好地了解血糖情况,有必要监测个别时间点的血糖。
测“糖化”,更要测指尖血糖
尹小菁指出,糖化血红蛋白对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因此否定平日监测指尖血糖的重要性。打个比方,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平均值,如一位糖友反复出现高血糖、低血糖,其血糖状况明显不好,但也可能存在高低“抵消”,出现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的情况,所以日常检查指尖血糖非常重要。
尹小菁表示,如果糖友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只需一周有一天检测四次血糖,即空腹血糖和三餐后血糖即可。如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则要密切检测血糖,最好是做动态血糖检测,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和平日的指尖血糖检测缺一不可,即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也不意味着血糖一定控制得好,更不能掉以轻心。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殷鑫
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
图/来源网络
编辑/朱志安
文章精选1.银耳:富含天然植物性胶质,糖尿病人适量食用有助促进缓解便秘
糖知食
2.杏仁:不但润肺止咳,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医生教你科学食用
糖知食
3.毛豆:富含大豆脂肪,糖尿病人每天食用这个分量可阻止胆固醇吸收
糖知食
长按添加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