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去内科检查身体,一般都躲不掉血常规检查,虽然价格不贵,但每次被针扎一下也是很难受的。每次血常规检查做完后,都感觉没有效果没查出什么病,好像白白浪费钱了。做血常规可以查出来的病有很多,很多人觉的血常规检查没用,都是因为你不懂得怎么看检查单。
血常规可以查出什么病?
血常规虽然只是取了一点血做检查,但能从里面得到很多信息,比如,可以查出一个人是否被病*感染。因为人在感染病*后,免疫细胞会去制造一个牢笼困住病*清理它们,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例如,常见的病*性感冒,病*感染导致的白血病,也是可以通过血常规查出来。尤其是免疫器官发生病变的时候,查血可以先得到提醒信息。
而身体缺少营养素的时候,也会引起疾病,在查血常规的时候就会有数值改变提醒患者。不管是身体哪里出现炎症了,做血常规都能查出来,只是要想知道具体是哪个部位发炎,需要做更进一步的检查。血常规还是很有用的,不要排斥检查,每次只取一点血,不用担心失血太多。
血常规检查单上哪些指标最重要?
人们拿到血常规检查单的时候,就会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都不知道该看哪一个指标了。其实,这些数值里面有3个是非常重要的,忽视了可能错过疾病提醒信号。
一是中性粒细胞,很多人看的是白细胞指标,确实,这个指标是重要,但中性粒细胞指标也很重要。因为这两个数值都升高了,有个小箭头提示,说明体内有被病*感染,需要根据身体情况,服用一些抗生素减轻炎症,清除体内的病*细菌。
二是血红蛋白的浓度,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否贫血,就会去检查红细胞数量,但身体要是有其他问题也可能导致数值异常。不如结合血红蛋白的浓度一起看,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贫血。何况,看血液是否发生病变,也会从血色素指标来看,结合多个方面的数值,也能全面地了解身体情况。
三是血小板,这个数值是高于正常水平,还是低了,都是代表异常,因为血小板的指标太高了,就是在反映血液黏稠度高,血栓可能会出现。要是血小板的数值太低,其他两个数值也低于正常水平,要注意是血液不足,身上可能有出血情况。最好做个详细检查,找出病因,才能及时的治疗,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不过,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血液的数值会发生改变,老年人有点贫血也是正常的,生活中注意补血,常吃蛋白质占比高的美食,多补充水分,是可以起到缓解效果的。在过了45岁后,建议每年定期检查血常规,在身上频繁出现一种异样的时候,更应该去检查一下。再加上其他的检查项目,基本上都能找出来你是得了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