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控制血糖,不能光看血糖的指数,还有它
TUhjnbcbe - 2022/12/8 21:24:00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血糖指数是代表血糖是否标准的重要衡量标准,血糖监测也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有错误的认识,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很大原因是糖尿病人只测空腹血糖,不测量餐后血糖;还有的患者认为每天监测血糖太麻烦,医院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正常,就认为自己的血糖平稳了。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想要血糖稳定,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都很重要。它们二者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首先,血糖监测是监测一个时间点的血糖。

血糖是血液里的葡萄糖,当血糖浓度过高的时候,人的进食、运动和情绪都会受到影响,且血糖是处于波动状态的,所以监测血糖判断的是某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的血糖是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这两个时间点的血糖都很重要。

其次,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的是长期血糖情况。

医院检查血糖的时候,医生都会要求测一下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里的葡萄糖进入到红细胞之后,和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结合体,就是糖化血红蛋白。但是,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时间比较缓慢,一旦结合后就不可逆。糖化血红蛋白的数量和血液里的葡萄糖浓度相关,所以当血糖浓度处于较高水平的时候,血红蛋白数量也会增加,因此,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来判断糖尿病人的血糖情况也很重要。糖化血红蛋白不同于血糖监测,它能够反映出患者2~3个月以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与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血糖监测,空腹和餐后都很重要

空腹血糖能够反应出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容易出现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空腹血糖具有重要的监测意义。空腹血糖还能够反应黎明现象。黎明反应指的是糖尿病人的夜间血糖控制不错,在没有低血糖的情况下,黎明时分出现高血糖或者胰岛素需求量增加的情况,而高血糖的定义为空腹血糖值高于夜间血糖最低值至少1.11毫摩尔/升或者空腹胰岛素用量需求比夜间最低值增加20%。(数据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人体内的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在凌晨开始有规律的分泌增加,但由于糖尿病患者调节能力降低会出现清晨血糖升高。这个时间测量空腹血糖,恰恰能够反映出黎明现象。

而餐后两小时血糖同样不可小觑。餐后血糖监测能够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据调查,餐后血糖不稳容易诱发心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等。餐后两小时血糖每升高1mmol/L,死亡威胁相当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升高7毫米汞柱。另外,餐后高血糖也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加速视网膜病变的恶化速度。

餐后血糖不仅能够预防并发症,还能够由此观察出糖尿病患者吃饭和服药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比如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后,餐后血糖就会升高,药物服用剂量不足,餐后血糖也会升高。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更利于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应天左右的平均血糖状况,对于调整饮食、运动、用药方案更具参考价值。而且,糖化血红蛋白也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为4%~6%,大于9%的话就代表控制很差,容易诱发慢性并发症,以及发生酮症酸中*等急性并发症。如果发现指标异常,一定要加强血糖控制手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控制血糖,不能光看血糖的指数,还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