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水浇灌的花会枯萎,没有血液滋润的“肾”命之花也会枯萎。“肾性贫血”是肾友们总也躲不开的魔,它可不是一般贫血,肾性贫血是肾功能受损,尤其是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或血清肌酐浓度高于μmol/L且血红蛋白降低时导致的正色素正细胞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可发生在慢性肾病的各个阶段,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因为严重的肾性贫血,现在只能躺在床上,整了一个废人。医生说我是促红素低,所以只好注射促红素。”他,尿*症,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肾性贫血后,我经常晕乎乎的,想抱下孙子都没有力气。医院三次注射促红素和铁剂。”他,尿*症,抱孙子成了他的奢望。
上面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贫血进行性加重,已经无法正常生活,这时候的治疗难度会加大,患者也承受了更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然而在早期医患对肾性贫血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曾看到一篇报道,几乎一半的新发透析患者在透析前未接受过纠正贫血治疗,另一半即使接受治疗也存在达标率低和依从性差的问题。同时肾性贫血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忽视,造成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并非死于肾脏本身的功能衰竭,而是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肾性贫血对全身系统、各个脏器带来危害,更加速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对病情起到雪上加霜作用。特别合并糖尿病的肾友,病情发展更快,贫血相应出现的更早更严重,对药物治疗纠正贫血的反应也较差,死亡率更高。
肾性贫血早期干涉、治疗很重要,有效降低心血管病变风险和死亡率。如何才能具体落实到行动上?
首先,预防贫血是重点,在降压和降糖的同时,高度重视贫血治疗,积极延缓肾脏病进展。
其次,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常用药是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这种药需要静脉或者皮下给药,保存和运输都需要冷藏,用起来很不方便。不少患者只能放弃,或者用其它方式补血无济于事,导致很多肾病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及治疗。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经创新生产出治疗肾性贫血的口服药,并处于临床阶段,不远的将来肾友们不用再注射促红素,也不用另外补充铁剂,一种药都搞定,给广大肾病患者带来真正实惠。
归根结底,病情早期监测指标,积极防控很重要。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及时规范治疗,病治好了,抵抗力提高了,也就不会有肾性贫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