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时候,孕妇在家享受熊猫待遇;娃生出来后,家中的国宝待遇就转交给孩子。这是咱们这儿的家庭生活标配。很多女性,从备孕就开始补身体,甚至把猛吃食物当成任务。结果造成过度肥胖,并带来血糖异常。预防孕期血糖异常,饮食调理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孕期血糖水平失控,会带来流产、胎儿畸形等风险,特别是妊娠中晚期的血糖异常,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更大。这种妊娠期的血糖波动,多数会在分娩后恢复正常,但是,需要在妊娠中止后6周,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应该注意,这种血糖异常可能会再次发生。
从相关研究的观察结果来看,有4类人容易在妊娠期间发生血糖异常。首先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其次是过度肥胖者,这类人即使在怀孕前血糖是正常的,在怀孕后也容易出现血糖升高,因此,控制孕前体重是重要措施;第3类是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发生孕期血糖异常的可能性更高;第4类是胰岛功能异常者。
预防妊娠期血糖异常,早期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2个指标如果出现异常,就要及时进行饮食调控,并结合适当运动,同时要做好血糖监测。需要提醒,虽然大部分的妊娠期血糖异常者,会在分娩结束后,恢复正常血糖水平,但是,有大约45%的人,仍然会在未来的5到10年,或者由于妊娠、肥胖、更年期等因素的存在,而再次发生血糖异常。因此,如果发生过妊娠期血糖异常,除了在妊娠结束后的6周内进行复查,还要在5年内做好血糖监测以及预防。
应对妊娠期血糖异常,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措施。首先是改变观念,摒弃怀孕就必须大补特补的想法,把营养均衡视为孕期饮食的核心目标。备孕期间,体重不宜增加过多;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妊娠中晚期,按每天每公斤体重25到35千卡的标准来安排饮食;如果发现血糖水平升高,就要及时根据血糖及尿糖的检测结果,来调整饮食。
预防孕期血糖异常,在饮食结构上要注意1多2少,1多是增加膳食纤维,2少是减少甜食及动物内脏的摄入。孕期增加营养是必要的,这时,高蛋白食物摄入较多,有些人会每天喝各种各样的滋补汤,或者每餐都大鱼大肉,在这种情况下,膳食纤维的摄入就更为必要。饮食结构建议每餐的25%为米面等主食;25%为肉类等蛋白质;50%为蔬菜或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水果最好在正餐后2小时食用,以避免体内糖分堆积。在饮食中,要注意减少冰淇淋、奶油蛋糕等高热量、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应该严格控制容易吸收的单糖,主食尽量选纤维含量较高的品种,比如五谷饭等;动物内脏虽然有营养,但是热量及脂肪含量较高,妊娠期要控制摄入量。
从血糖控制的角度看,咱们的传统烹饪方法以炒或煎为主,菜品用油较多,而且,习惯重口味,盐的用量也较多,这样的烹饪方法对调控代谢是不利的,因此,妊娠期的食品烹饪方法要尽量选择蒸或煮。在饮食控制的同时,孕妇还需要注意加强锻炼,可以选择散步等不激烈的活动,每次活动20到30分钟。适当的运动,对保证母婴健康是必要的。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