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个让人头疼的疾病,有人戏称它为"富贵病",因为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糖,每月的费用也相应增加。然而,仅仅依靠药物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只能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尽量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这让患者感到欣慰。
这是因为失控的血糖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如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足等。每一种并发症都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糖尿病患者都希望找到一种较好的降血糖方法。
有人说走路可以降血糖,这是真的吗?
关于走路是否能降低血糖,尼日利亚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专门的研究。他们招募了46名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随后,将这46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步数增加20%,上限为1万步,而第二组则保持原有习惯。
这些人平时的步行平均步数为步。第一周结束后,有3人退出研究,几周后又有7人退出。研究进行到第10周结束。
在这10周中,总共有10人选择退出,剩下的人中,一些人在前期无法完成要求,但后来逐渐习惯每天走路,每天都能走到1万步。
经过综合分析发现,虽然有些人无法每天走1万步,但仍能坚持走步左右,而另一组没有要求,基本上达到步左右。
整个10周的研究发现,第一组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较第二组下降了0.74%。这意味着,在约10周的时间内,走路确实可以改变血糖水平,这表明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的人适当多走路可以帮助降低血糖。
那么应该走多少步呢?
从这项研究中可以得出结论,尽管每天走1万步是要求,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有些人仅走到步左右,同样可以降低血糖。这意味着想通过走路降低血糖,并不是说必须每天走1万步。
走多少步比较好,最好因人而异。走路降低血糖并不是看短期效果,而是要看长期效果。因此,不必过于拘泥于步数,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
虽然不必达到1万步,但也不能太懒散。有必要提前做好规划,每次至少走-步,或者按时间计算,每次走30-40分钟。至于如何走路,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来进行选择。
除了常规的走路方式,还有三种走路方式可能对降低血糖更有益:
快走+慢跑:对于已经有一段时间走路经验的人来说,可以尝试结合快走和慢跑的方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消耗热量,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血管弹性,对降低血糖水平有帮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快走还是慢跑,都要保持正确的节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和膝盖受伤。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足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此种方式。
原地踏步走:在夏季天气较热或下雨时,有些人可能不愿意外出走路,导致运动不足。然而,即使不出门,也可以进行原地踏步走,这同样有助于降低血糖。在家中进行原地踏步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并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对降低血糖起到一定作用。
踮脚尖走路:踮脚尖的动作本身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锻炼下肢肌肉。在踮脚尖的同时进行走路,身体消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这种方式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增加了身体的活动量,远比长时间久坐好得多。即使每天只坚持踮脚尖走路10分钟,也比久坐1小时要好得多。如果你是一个长时间久坐的人,想要降低血糖,可以尝试踮脚尖走路的方式。
除了多走路,还有哪些方法有助于稳定血糖呢?——饮食方面
1、杂一点儿
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特别是精白米面,如米饭、馒头和面条等,会对血糖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可以通过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杂粮、杂豆和薯类等食物来替代主食。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量,适当增加杂粮、杂豆和薯类在主食中的比例,有助于降低血糖。
在用餐时,主食搭配适量的蛋白质和大量的蔬菜,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避免较大的血糖波动。这种混合饮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2、粗一点儿
对于主食的选择,粗糙一点是更好的选择。我们应该遵循一个原则:选择粗糙的主食而不是细腻的。例如,在购买面条时,选择全麦面而不是白面,购买米时,选择糙米而不是精米。即使是薯类这样本来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整颗煮熟的土豆比捣碎的土豆泥更好。保持食物的粗糙状态有助于减缓糖类的消化吸收速度,使血糖上升更为缓慢。
3、懒一点儿
在做饭时,可以适度懒散一些。不必将蔬菜切得过细,豆类可以整颗食用而不需要煮得过烂,米饭和面条可以煮得稍硬一些,水果可以整个食用而不需要榨汁。这样做的原因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天然形式,减少加工烹调,可以使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速度更慢,避免餐后血糖快速上升。
4、瘦一点儿
对于肉类的选择,瘦一点是更好的选择。糖尿病人需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但应选择瘦肉而不是肥肉。虽然脂肪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但脂肪的能量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总能量的糖尿病人而言,大量摄入肥肉容易导致能量超标,引起体重增加,并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建议选择瘦肉,如去皮的鸡肉、鸭肉和鹅肉,以及鱼类,因为鱼肉脂肪含量较低,是良好的选择。